送郗詹事

圣朝列群彦,穆穆佐休明。

君子独知止,悬车守国程。

忠良信旧德,文学播英声。

既获天爵美,况将齿位并。

书奏蒙省察,命驾乃东征。

皇恩赐印绶,归为田里荣。

朝野同称叹,园绮郁齐名。

长衢轩盖集,饮饯出西京。

时属春阳节,草木已含英。

洛川当盛宴,斯焉为达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朝廷中聚集了许多贤才,共同辅佐国家繁荣昌盛。
君子独自明白知足,遵循着国家的法度。
忠诚贤良的人坚守旧有的美德,文人学士传播着卓越的声誉。
他们既得到了高尚的天职,又兼有显赫的官位。
奏章受到皇帝的审阅,于是被任命东征。
皇恩浩荡,赐予印绶,回归乡里成为荣耀。
朝廷与民间都称赞他们,如园绮一般名声并重。
长长的道路上车马汇集,饯行的队伍从西京出发。
时值春阳明媚的季节,草木正含苞待放。
在洛水边的盛大宴会上,他们展现了通达的人生观。

注释

圣朝:指朝廷,神圣的朝代。
群彦:众多的贤能之士。
穆穆:形容庄严、平静的样子。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知止:知道满足,适可而止。
悬车:古人以退隐不仕为悬车,这里指遵循国家的退休制度。
国程:国家的法度。
忠良:忠诚贤良的人。
信旧德:坚守旧有的美德。
文学:指文才和学问。
英声:卓越的声誉。
天爵美:高尚的天职,指非世俗的名誉。
齿位并:指官位显赫,与年龄和地位相匹配。
书奏:奏章,臣子上呈给皇帝的文书。
蒙省察:受到皇帝的审阅。
命驾:命令出行,这里指被任命出征。
东征:向东行军或出征。
赐印绶:古代授予官员的象征职权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
田里荣:回归乡里的荣耀。
朝野:朝廷和民间。
园绮:两位汉代隐士,此处借指有德行的隐士。
郁齐名:名声并重。
长衢:宽阔的大道。
轩盖:贵族或官员的车乘,常用来代指高贵人士。
饮饯:饯行,送别的宴会。
春阳节:春天阳光明媚的日子。
含英:含苞待放,形容花草初开的状态。
洛川:洛河,流经洛阳的河流。
达生:通达的人生观,顺应自然,不拘泥于世俗名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行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其品德和才能的赞美。其中“圣朝列群彦”开篇便展现了一个文化昌盛、人才济济的朝廷局面。“穆穆佐休明”则是对这位官员深谋远虑、才华横溢的一种描写,表达了一种敬仰之情。接下来的“君子独知止,悬车守国程”强调了他不仅有才能,更懂得适时的自我节制和对国家大计的忠诚维护。

诗中的“忠良信旧德,文学播英声”进一步突显了这位官员的高尚品格和非凡学问。至于“既获天爵美,况将齿位并”,则表明他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更是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书奏蒙省察,命驾乃东征”写出了官员接受任命、踏上前往任所的旅程的情景。紧接着,“皇恩赐印绶,归为田里荣”则描绘了他在得到皇帝的宠信和象征权力的印信后,带着荣耀回到故乡的画面。

“朝野同称叹,园绮郁齐名”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官员的普遍赞誉,而“长衢轩盖集,饮饯出西京”则是对他离别都城时的一种描写,展现了一种繁华与送别的情景。

最后,“时属春阳节,草木已含英。洛川当盛宴,斯焉为达生”通过对春日美好的描述,以及洛川将举行盛大的宴会来欢庆这位官员的到来,预示着他在新任上将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成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喜悦和祝福之情,是送别文学的一种典型表达。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崔押衙相州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

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

鹓鸿俱失侣,同为此地游。

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

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

清言屡往复,华樽始献酬。

终忆秦川赏,端坐起离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寄皎然上人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

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

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

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

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

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授衣还田里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