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悯

天无私覆古今同,手足情多骤一空。

五七年来并家难,六十岁许更头风。

常情不免顺世俗,私计固难专仆童。

安得仙人旧查在,伊川云水乐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自古至今,天的覆盖没有偏私,人间的手足之情却突然变得空虚。
五年七载以来,家庭困难接踵而至,六十岁的我更是头痛频繁。
按常理行事难免随波逐流于世俗,个人打算也难以专断对待仆从。
如何才能找回那仙人的旧时光,如同伊川的云水生活,乐趣无穷。

注释

无私覆:指天的覆盖公平无偏。
手足情:比喻亲人或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并家难:指家庭连续遭遇困难。
更头风:形容频繁的头痛问题。
顺世俗:迎合或遵循社会习俗。
私计:个人的打算或计划。
专仆童:专断地对待仆人或童子。
仙人旧查:指理想中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伊川云水:借指隐居山水的生活,如伊川(地名)的云雾缭绕、流水潺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自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天无私覆古今同”揭示了自然界的公平,但接下来的“手足情多骤一空”则暗示了人间亲情的脆弱,亲人离世或变故带来的失落感。诗人接着描述了自己五年七年来的生活艰辛,“并家难”与“六十岁许更头风”,展现了他经历的多重困境。

“常情不免顺世俗”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不得不随波逐流的心态,而“私计固难专仆童”则表达了他对仆从依赖减少的无奈。最后,诗人期盼能像仙人般超脱尘世,享受“伊川云水乐无穷”的自由生活,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至论吟

民于万物已称珍,圣向民中更出群。

介石不疑何尽日,知几何患未如神。

若无刚果难成善,既有精明又贵纯。

祸福兆时皆有渐,不由天地只由人。

形式: 七言律诗

至灵吟

至灵之谓人,至贵之谓君。

明则有日月,幽则有鬼神。

形式: 五言绝句

至诚吟

不多求故得,不杂学故明。

欲得心常明,无过用至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观七国吟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

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

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