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七国吟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

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

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观七国吟》,主要通过描绘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场景,批评了那些在乱世中不听仁义之言、崇尚暴力和权谋的人物。诗中提到的“破齐存即墨”和“坑赵尽长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前者指田单以弱胜强,后者则是秦国对赵国的大规模杀戮。

诗人以“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来形容战国时期的残酷与混乱,暗示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连寻常之事都显得骇人。最后两句“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借用了苏秦和张仪这两位战国时期的辩士,他们凭借巧舌如簧,使得形势变得更为险恶,仿佛生死之间只剩下斗争。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战国时期权谋与道德的冲突,以及人性在乱世中的扭曲,具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观十六国吟

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

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

龙章本不资狂寇,象魏何尝荐乱胡。

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形式: 七言律诗

观三王吟

一片中原万里馀,殆非孱德所宜居。

夏商正朔犹能布,汤武干戈未便驱。

泽火有名方受革,水天无应不成需。

详知仁义为心者,肯作人间浅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观三皇吟

许大乾坤自我宣,乾坤之外复何言。

初分大道非常道,才有先天未后天。

作法极微难看迹,收功最久不知年。

若教世上论勋业,料得更无人在前。

形式: 七言律诗

观五伯吟

刻意尊名名愈亏,人人奔命不胜疲。

生灵剑戟林中活,公道货财心里归。

虽则饩羊能爱礼,奈何鸣凤未来仪。

东周五百馀年内,叹息唯闻一仲尼。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