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野径温暖铺着柔厚的碧草,山气晴净杂花更显得茂繁。
一川清水曲曲折折无声流淌,数户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筑。
午间静憩传来几声鸡鸣,访寻幽境又遇犬吠暮烟。
出游归来向人谈起此事,以为所经本是武陵桃源。

注释

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写诗。
径:小路。
积:积聚,堆积,形容草丛茂盛。
憩:休息。
鸡:一作“鸠”。
荒寻:犹言寻幽。
昏:黄昏。
武陵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处世外桃源,中有“鸡犬相闻”之语。
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常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两句勾勒出初春时节,小路上的野草被阳光照耀得温暖而茂密,而远处山峦上的花朵则更加繁盛,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机勃勃状态的欣赏。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两句,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展开。诗人用流水和村落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穿行其间,而几处村庄散布在高低不同的地势上,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田园生活图景。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两句,通过对鸡鸣和狗吠声音的描写,传达了一个安详平和的午后时光。鸡鸣声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狗吠声则在荒凉之地回响,这样的细节描述增添了画面上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表达了诗人对这片风光的深情和怀念。诗人返回后,无法抑制自己想要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虽然只是猜测是否真是武陵这样的仙境,但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他对大自然深刻的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即席次韵微之泛舟

画舸幽寻北果园,应将陈迹问桑门。

地随墙墅行多曲,天著冈峦望易昏。

故国时平空有木,荒城人少半为村。

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

越客上荆舠,秋风忆把螯。

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

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

甘餐饱觞咏,馀事付钧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吴江

莽莽昔登临,秋风一散襟。

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

柑橘无千里,鱼虾有万金。

吾虽轻范蠡,终欲此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呈陈和叔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