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

越客上荆舠,秋风忆把螯。

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

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

甘餐饱觞咏,馀事付钧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远方的客人乘坐小舟来到荆地,秋风吹过让他怀念起品尝蟹脚的时光。
他特地分出一部分大蟹,用来佐以美酒。
他的饮酒量大得如同沧海,诗才敏捷如同孟劳这样的才子。
在畅饮和吟诗中满足,剩下的闲暇之事就交给钧陶去处理。

注释

越客:指来自南方的客人。
荆舠:荆地的小船。
秋风:秋天的风。
忆把螯:回忆品尝蟹脚。
烦分:特意分出。
巨跪:大蟹。
清糟:美酒。
饮量:饮酒的量。
宽沧海:像沧海一样广阔。
捷孟劳:像孟劳那样才思敏捷。
甘餐饱觞:尽情享用美食和美酒。
馀事:闲暇之事。
钧陶:比喻有才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诗中通过越客上船、荆舟行进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所赠螯(一种水族动物)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忆。

首句“越客上荆舠”设定了一种南国水乡的画面,越客是指江南一带的人,他们在荆制成的小船上航行。第二句“秋风忆把螯”,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所赠之物——螯的怀念。在秋天的微风中,诗人的思绪飘向那位送给他螯的朋友。

接下来的两句:“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表达了诗人珍惜这份友情,就像对待珍贵的物品一样。巨跪可能是指船上的高处,诗人在那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朋友的礼物——螯。而“持用佐清糟”则强调了他将以此物佐餐,如同享用美酒佳肴一般。

下面两句:“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通过对比手中的酒和广阔的沧海,以及诗人的笔锋与古代文学家孟郊的才华,强调了诗人在享受朋友赠物时的豪迈情怀。

最后两句:“甘餐饱觞咏,馀事付钧陶”则表达了诗人在品尝螯时的满足与愉悦,以及对其他琐事都能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诗中多次使用“持用”、“佐清糟”等字眼,显示出诗人对于这份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螯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在享受朋友赠物时的豪迈与满足。王安石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升到了情感和哲理的高度,使这首诗成为了一篇传世佳作。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吴江

莽莽昔登临,秋风一散襟。

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

柑橘无千里,鱼虾有万金。

吾虽轻范蠡,终欲此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呈陈和叔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呈柳子玉同年

三年不上邺王台,鸿雁归时又北来。

水底旧波吹岁换,柳梢新叶卷春回。

尘沙漠漠凋双鬓,箫鼓匆匆把一杯。

劳事欲歌无与和,衰颜思见故人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宋中道挽辞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