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莽莽昔登临,秋风一散襟。

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

柑橘无千里,鱼虾有万金。

吾虽轻范蠡,终欲此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昔日我曾登高远望,秋风吹过使我衣襟飘扬。
大地留给我一座孤独的小岛,广阔的天空映衬着深远的五湖。
柑橘虽不跨千山万水,但鱼虾却价值连城。
我虽然敬仰范蠡的隐逸,但最终还是向往这样的隐秘之地。

注释

昔:过去,从前。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或眺望。
孤屿:孤立的小岛。
五湖:泛指大湖,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个大湖。
柑橘:一种水果,此处象征远方。
轻:轻视,此处表示羡慕。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以功成身退而著称。
幽寻:隐秘的探索,寻找宁静的处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所见的秋风景色,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莽莽昔登临"一句通过“莽莽”的重叠音节形象地传达出登临之时的气氛,既有秋风萧瑟的感觉,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一种肃穆与沉郁。紧接着,“秋风一散襟”则具体描绘了秋风吹拂衣襟的情景,表明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万象更新。

“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世间的小巧。"地留孤屿小"指的是在广阔的大地中,一些小岛屿被保留下来,而"天入五湖深"则形容天空深邃,似乎连通了五湖之水,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

接下来的“柑橘无千里,鱼虾有万金”两句,则转向物产的丰富。"柑橘无千里"可能是在说远方虽然没有柑橘这样的佳果,但"鱼虾有万金"则表明这里水产品丰富,价值连城。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所在之地的物产丰饶。

最后,“吾虽轻范蠡,终欲此幽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外界可能认为他不够成熟或者轻率,但诗人本身却坚持追求自己的隐居生活,他渴望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继续探索和沉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呈陈和叔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呈柳子玉同年

三年不上邺王台,鸿雁归时又北来。

水底旧波吹岁换,柳梢新叶卷春回。

尘沙漠漠凋双鬓,箫鼓匆匆把一杯。

劳事欲歌无与和,衰颜思见故人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宋中道挽辞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馀。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其二)

荣观流传动草莱,中官赐设上尊开。

鼓歌䆗窱听疑梦,肴果联翩馈有台。

斧藻故应宜旧德,栋梁非复称凡材。

虚堂欲踵曹参事,试问齐人或肯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