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乐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

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

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

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

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旆如松,张盖如轮。

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

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

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

形式: 古风

翻译

穆天子驾驭神骏,驾驭龙驹,冬季驾驭八匹马奔驰追赶天意。
五色光芒扫荡大地,云彩因之散开,高大的门庭四周环绕着日月的光辉。
四方花纹繁复的车饰,层层叠加,彩霞般的尾部如同长盘珊珊摇曳。
江面清澈,大海宁静,神母的容颜如斯,用红绿点缀,照亮了虞泉。
驾车的云彩拖曳着玉带,从昆仑山而来,旗帜如松林挺立,车盖如大轮转动。
在金风殿中,秋天的清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众多华丽的车辆聚集,犹如云团堆积。
琼钟和瑶席上,甘露般的纹饰精美,深秋的玄霜和冬雪又怎能相比,梅花和柳树被熏染以赠予你。
铅华洗净你的骨骼,让我们相对而坐,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鉴赏

这首诗名为《瑶华乐》,出自唐代诗人李贺之手。李贺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这首诗便是他独特艺术世界的一次展现。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神仙乘龙、翱翔九霄的壮丽图景。"穆天子"乃神仙之称,"走龙媒"则是指神仙借助龙马般的灵媒以行云路。"八辔冬珑逐天回"形象地描绘了龙车在苍穹中飞驰的情景,其中“八辔”指的是龙车的八匹神骏,“冬珑”则是古代对龙的一种尊称。

接下来的"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瑰丽。"五精"可能指的是五行之精,或是五岳之神,它们用扫帚般的法器扫荡尘埃,使得云霞缤纷,日月如织在高门两侧环绕。

"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则是对仙境建筑的描写。“四方”指的是四面,“错镂”形容建筑的精致和美丽,而“棱层殷”则强调了其坚固与恢弘。紧接着,“舞霞”、“垂尾”等词汇,生动地展现出仙境中飘逸的云气和华丽的装饰。

"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仙女或神母的美貌,她如同清澈江水、平静大海般清新脱俗,而她的容颜则在红光与翠色交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绝世。

"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旆如松,张盖如轮。"此处诗人描绘了一幕仙境中的景象,其中“曳云”、“拖玉”均指的是神仙驾云,或是乘坐由宝玉制成的车辆在昆山之巅漫游。“列旆如松”则形容旗帜林立,如同苍松般坚挺,而“张盖如轮”则描绘出天幕或仙帐开阔如车轮一般。

"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这里的“金风殿”可能是指某一座仙宫,它在秋日里仍旧保持着清朗明净的气息,而“八銮十乘”则是对仙驾的描绘,它们排列成行,如同云海般辉煌。

"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这几句诗中,“琼钟”、“瑶席”等华丽词汇继续渲染仙境的奢华与美好,而“甘露文”则是指仙界中的甘露,既可以滋养心灵,也能令人醉心。“薰梅染柳将赠君”则是一种情谊的表达,或许诗人在此暗示对某位君子的敬仰和馈赠。

最后,“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这两句诗中“铅华之水”可能是指仙界中的灵泉,这股清泉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洗君骨"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用这种神圣的泉水来洗涤尘世的污秽。而“与君相对作真质”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某位君子或仙者共同达到精神上的纯净和真诚。

总体来说,这首《瑶华乐》以其丰富的想象、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构建了一幅仙境图景,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至真至纯精神状态的渴望。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静女春曙曲

嫩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

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

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

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只商鸾逐烟起。

形式: 古风

嘲雪

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形式: 古风

摩多楼子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

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

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

行人临水别,隔陇长东西。

形式: 古风

题归梦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

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