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绶在腰下,知君非旅行。
将书报旧里,留褐与诸生。
赠别尽沽酒,惜欢多出城。
春风济水上,候吏听车声。
黄绶在腰下,知君非旅行。这句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理解和关心,其中“黄绶”指的是古时束腿的布带,旅人为了方便行走常常将其系紧。这里借此隐喻表示诗人识破对方并非普通旅客,而是有所寄托。
将书报旧里,留褐与诸生。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照之情。其中“将书”指的是通过信件传达信息,“报旧里”表明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安然归去,并向家乡报告平安;而“留褐”则是留下简单的衣物,即便于生活,表示对友人的细心照顾;“与诸生”则意味着将这些东西托付给其他同行的人。
赠别尽沽酒,惜欢多出城。这两句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和场景。诗人用尽所有的好酒来为朋友送别,通过饮酒来表达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惜欢”则是对聚会时光的珍惜,而“多出城”则是在反复地延长与友人相处的时间,即便是短暂的告别也希望能让这份情谊留得更久。
春风济水上,候吏听车声。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景象和声音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春天的微风拂过河面,使得船只能够顺利前行,而“候吏”则是指等待官府中负责管理渡口的人员,“听车声”则是在静心聆听着远处传来的车轮声音,以此来打发在等待中的寂寞。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时复杂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
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
奉使贺成登册礼,陪班看出降恩书。
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
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京城南去鄱阳远,风月悠悠别思劳。
三领郡符新寄重,再登科第旧名高。
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带刀。
到日更行清静化,春田应不见蓬蒿。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