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
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送从弟赴东府》,通过鉴赏可以窥见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亲人离别情感的深刻表达。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 这两句描写了从弟赴任之远,以及对返乡庆祝佳节的急切心情。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出行者的心境变化,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的深刻感受。
"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纠葛,以及对从弟旅途中的美好祝愿。春日桥头之景,花开得正好,而攀花而别,则是难舍难分之情。野路闲吟触雨行,更显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关切。
"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和对未来成就的期待。诗人通过提及“诗价”和“礼司曾赏”,表达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满足,希望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最后两句则是对从弟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归期的殷切期待。诗人借由“旧山风月”唤起往昔之情,同时劝慰从弟不要错过秋季返京的良机,暗含了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的情感纠葛与艺术造诣,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境幽远的送别诗。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
奉使贺成登册礼,陪班看出降恩书。
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
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京城南去鄱阳远,风月悠悠别思劳。
三领郡符新寄重,再登科第旧名高。
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带刀。
到日更行清静化,春田应不见蓬蒿。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出山成北首,重去结茅庐。
移石修废井,埽龛盛旧书。
开田留杏树,分洞与僧居。
长在幽峰里,樵人见亦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