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沈德中苍筠轩》,以竹为主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首句“平生我知竹”,诗人自述对竹子的深深了解和亲近,暗示了竹子的高洁品质也映照出诗人的品性。接下来,“竹岂不知我”回应前句,竹子似乎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知己般的默契。
“澹然万虑空”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将世事纷扰抛诸脑后,只愿在林下度过整天的时光。“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运用比喻,将竹叶比作青珊瑚,竹花(或落下的竹叶)比作苍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静美和季节的流转。
最后两句“翠羽何处来,清梦忽惊破”以翠羽鸟的出现和清梦的破碎,寓意生活的惊喜和现实的回归,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竹,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