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大礼诗(其四)

綵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

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

珠旒微乱埙篪韵,柴燎轻笼剑佩光。

此夕商山对何物,猿啼鸟哭树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彩霞之城上空挂着残月,还带着微微的霜华,朝堂中的奏章声在深夜未停歇。
祭祀仪式接近尾声,曙光开始侵入,众神的香烟弥漫天空。
珠串轻轻摇动,伴着笙箫的旋律,点燃的火把照亮了剑佩的光芒。
在这夜晚,商山面对的是什么景象?只有猿猴哀鸣,鸟儿悲泣,满目皆是苍翠的树木。

注释

綵城:彩霞之城,形容城市景色如画。
版奏:朝廷奏章,指官方文书或政事。
三献:古代祭祀时三次献酒,表示敬意。
侵曙色:曙光初现,天边开始发亮。
珠旒:古代帝王皇冠上的装饰,用珠子串成。
埙篪:古代两种吹奏乐器。
柴燎:用木柴和茅草燃烧的祭火。
商山:古代地名,与隐士传说有关。
猿啼鸟哭:形容环境凄凉,猿鸟哀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深夜进行的庄重而神秘的祭祀仪式。开篇“綵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两句,通过对月色和霜色的描述,以及“版奏”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凝重的气氛,时间似乎静止在深夜前。

接着,“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表明祭祀活动即将结束,而晨光初现,但百神仍然降临,弥漫着天界的芬芳。这两句强调了仪式的庄严和超自然力量的参与。

“珠旒微乱埙篪韵,柴燎轻笼剑佩光”则是对祭祀场景的具体描绘,其中“珠旒”可能指的是装饰品或礼器,声响微妙;“柴燎”则是火光的映照,给人一种神秘感。

最后,“此夕商山对何物,猿啼鸟哭树苍苍”转换了语境,从祭祀场所转向夜晚的自然环境。在这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景中,诗人似乎在探寻着某种超越尘世的声音或存在,而“商山”的提及增加了一丝神秘和古老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线和气氛的精细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庄严又神秘的夜晚祭祀场景,同时也触及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微妙的联系。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南郊大礼诗(其十)

年来不见祀圜丘,谪宦携亲叹白头。

作赋有时悲鵩鸟,杀身无路学牺牛。

非才岂合居台阁,归梦徒劳近冕旒。

千载遭逢如未替,此身重见帝王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郊大礼诗(其三)

严配郊丘展孝思,质文参酌礼无违。

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

黄道月斜风细细,紫坛天晓露霏霏。

可怜此夜商山客,画尽炉灰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郊大礼诗(其一)

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

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

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殿高。

迁客生还知有望,商山不敢读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南郊大礼诗(其七)

六街旌旆亸虹蜺,仙仗参差羽卫齐。

千步廊前班振鹭,百寻竿上揭金鸡。

狴牢冷落停丹笔,郡国欢呼拆紫泥。

凤阁旧臣期赦宥,免教长似触藩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