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交情世岂乏,道合古所难。
自我得此友,清芬袭芝兰。
苦语时见箴,微言获同参。
相从仁义林,超出名利关。
此乐未渠央,忽告整征骖。
索居可柰何,使我喟且叹。
至危者人心,易汩惟善端。
苟无直谅友,戒谨空杅盘。
重来勿愆期,同盟有青山。
圣经如杲日,群目仰辉耀。
利欲滑其中,云雾隔清照。
正须澄心源,乃许窥道妙。
周程千载学,敬静两言要。
几微察毫芒,根本在奥窍。
持此当弦韦,迂矣君莫诮。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赠送给朋友汤伯纪的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修养的强调。诗人感叹人世间虽然不乏交情,但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实属难得,他自认为有幸结识汤伯纪,其人格如同芝兰般清香四溢。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诚恳的规劝和深邃的哲理,他们在仁义的氛围中相互砥砺,超越了世俗的名利之争。
然而,汤伯纪即将离去,诗人感到孤独,感叹人心在险恶环境中容易迷失,唯有真诚正直的朋友才能保持善良的本性。他提醒朋友,即使分别,也要坚守正道,期待重逢之时,友谊如青山长存。他还借用圣经的比喻,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心灵清澈,才能洞察真理的微妙之处。最后,诗人以“敬静”为修行的关键,告诫汤伯纪要细致观察事物的本质,持之以恒,即使看似迂回,也是对美德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教于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不详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世情重声利,荣途足趋走。
夫君独何为,经年闯林薮。
东寻金坛翁,南访玉峰叟。
借问两臞仙,来时轻健否。
吾衰倦对客,晤语惟青山。
修竹引清风,时为掩柴关。
今晨何人来,踏破莓苔斑。
惊顾复自喜,不妨伴虚闲。
麻源在何许,茫茫白云端。
悽其一布裘,何以禦风寒。
归来有馀师,兴尽当知还。
便好斸空谷,剩种青琅玕。
慈湖老仙伯,乘云宾帝乡。
念之每汍澜,风味不可忘。
其门多英特,清文照缣缃。
为我勖诸贤,佐道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