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间作(其二)

波浪三江口,风云八字山。

断崖东北际,虚艇有无间。

卧柳堆生岸,跳鱼水捣弯。

悠然小轩冕,幽兴满乡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波浪在三江交汇之处,风云缭绕在八字山头。
陡峭的断崖延伸至东北方,空荡的小舟时隐时现。
垂柳依偎在岸边堆积如堆,跃起的鱼儿搅动水面弯曲的河湾。
在这悠然自得的小屋中,心中充满了对故乡深深的思绪和情趣。

注释

波浪:江河的水流。
三江口:三条江河的交汇点。
风云:云彩和风雨。
八字山:形状似‘八’字的山峰。
断崖:陡峭的悬崖。
东北际:东北方向的边缘。
虚艇:空荡荡的小船。
有无间: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卧柳:倒伏的柳树。
堆生岸:堆积在岸边。
跳鱼:跳跃的鱼儿。
水捣弯:鱼儿跃起搅动河水使水湾弯曲。
悠然:悠闲自在。
小轩冕:简陋的小屋。
幽兴:深远的情趣。
乡关: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的《江间作(其二)》。诗中描绘了江边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心境。"波浪三江口"写出了江面的广阔与波涛汹涌,"风云八字山"则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云雾缭绕。"断崖东北际"进一步刻画了地形的险要,"虚艇有无间"则暗示了江面上船只的渺小与动态。

"卧柳堆生岸"描绘了岸边柳树依依,"跳鱼水捣弯"则生动地描绘了鱼儿跃出水面的情景,富有动态感。最后两句"悠然小轩冕,幽兴满乡关"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闲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

收录诗词(36)

潘大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君孚,潘鲠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

  • 字:邠老
  • 籍贯:湖北黄州(今属黄冈市)
  • 生卒年: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江间作(其四)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

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

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间作(其三)

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吴熙老所藏风雨图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

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

香垆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

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著丛筱。

群山历历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

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

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

形式: 古风

张文潜齐安行解嘲

为邦虽陋勿雌黄,我曾侍立苏公旁。

见公颜色不憔悴,不似贾谊来江湘。

它州虽粗胜吾州,无此两公相继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