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三首(其一)

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

映霞旅雁随疏雨,向碛行人带夕阳。

边骑不来沙路失,国恩深后海城荒。

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的画面,充满了对往昔时国力的怀念和现实中的落寞感。"塞叶声悲秋欲霜"一句,以秋天叶子的萧萆为音响,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和荒凉。"寒山数点下牛羊"则是对边塞景象的具体描绘,表现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清的画面。

"映霞旅雁随疏雨"中的"旅雁"指的是远行的大雁,它们在秋天的天空中飞过,随着稀疏的小雨一起映照着晚霞,这些意象都加深了边塞之秋的寂寞与苍凉。"向碛行人带夕阳"则描绘出远行的人们背影与落日相偕,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旅途中的无奈。

"边骑不来沙路失"中,"边骑"指的是守卫在边塞的士兵,但现在他们不再来了,这里面的"沙路失"可能是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交通断绝,这也暗示了国家力量的衰退和国界的不稳。

"国恩深后海城荒"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帝国辉煌时刻的怀念,"国恩"指的是国家的恩泽,"海城"则是边塞上的军事要塞,但如今这些都已成为了荒废的遗迹。

最后两句"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的一种复杂情感。"胡儿"指的是北方民族的后代,他们已经开始接受中原文化,并且在成长,而"犹自千回问汉王"则是在询问古代汉朝的帝王,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的追寻和对过去国力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0)

沈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下三首(其二)

贵主和亲杀气沉,燕山闲猎鼓鼙音。

旗分雪草偷边马,箭入寒云落塞禽。

陇月尽牵乡思动,战衣谁寄泪痕深。

金钗谩作封侯别,劈破佳人万里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塞下三首(其三)

月冷榆关过雁行,将军寒笛老思乡。

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

戍角就沙催落日,阴云分碛护飞霜。

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横吹曲辞(其一)入塞曲

欲为皇王服远戎,万人金甲鼓鼙中。

阵云暗塞三边黑,兵血愁天一片红。

半夜翻营旗搅月,深秋防戍剑磨风。

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题苏仙山

眼穿林罅见郴州,井里交连侧局揪。

味道不来闲处坐,劳生更欲几时休。

苏仙宅古烟霞老,义帝坟荒草木愁。

千古是非无处问,夕阳西去水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