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
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
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寺庙之景。开篇两句"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通过对深山和变幻云景的描写,以及提及有座寺庙可供游人逗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与僧侣相会的情形,"才子"指的是有才能或文化修养的人物,而"林僧"则是居住于林中的僧人,这里的交会不仅仅是在物理上的接触,更在精神上达成了某种和谐共鸣。
下片四句"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则是对寺庙周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潭清蒲影定"表明了水质之清澈以及潭中倒映出的蒲草之稳定,而"松老鹤声多"则通过松树的苍老和鹤鸣的频繁,传达出一种岁月静好与生命活力的感受。最后两句"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比之间的情感——相较于官府(公府)的喧嚣和束缚,寺庙之中的宁静与自在才是心之所向。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寺庙以及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求闲身未得,此日到京东。
独在钟声外,相逢树色中。
谁言人渐老,所向意皆同。
月上因留宿,移床对药丛。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
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紫髯年少奉恩初,直閤将军尽不如。
酒后引兵围百草,风前驻旆领边书。
宅将公主同时赐,官与中郎共日除。
大笑鲁儒年四十,腰间犹未识金鱼。
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
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
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
愿答相思意,援毫愧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