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无法忍受荒凉城边的景象,更难以承受傍晚夕阳的映照。
野外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山岭在冷雨中催促着花朵变红。
游子行走在灞陵道上,美人独守在长信宫中。
轻易间已到年终岁末,万物凋零,心中的感慨无尽无穷。

注释

不奈:无法忍受。
荒城:荒凉的城市。
那堪:更难以承受。
晚照:傍晚的夕阳。
野晴:野外晴朗。
霜浥:霜露滋润。
绿:绿色。
山冷:山岭寒冷。
雨催:雨水催促。
红:红色。
游子:远行的人。
灞陵道:古代道路名,此处指旅途。
美人:美丽的女子。
长信宫:古代宫殿,此处可能指代失意或孤独的女性。
等闲:轻易。
居岁暮:到年终。
摇落:凋零。
意无穷:感慨无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对逝去时光和孤独旅人的哀愁。开篇“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荒废古城边落日余晖的无奈感受,这里“那堪”一词传递了一种无法承受的凄凉之情。

接着,“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晴朗的野外因露水而显得清新,而远处的山峦在寒风和细雨的作用下,使得树叶变得更加鲜红。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秋色的丰富多彩,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美和孤寂。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这两句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旅途中的游子行走在古道上,而那位美丽的人儿仍旧居住在长信宫中,这里蕴含着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对比。

最后,“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万物更新的感慨。在年末的寂静中,诗人安然接受着这一切,而心中的那份哀愁却是无边无际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自贻

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

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川与蔡十九同别子超

相欢虽则不多时,相别那能不敛眉。

蜀客赋高君解爱,楚宫腰细我还知。

百年恩爱无终始,万里因缘有梦思。

肠断门前旧行处,不堪全属五陵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京崇德里居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

风从昨夜吹银汉,泪拟何门落玉盘。

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锦鳞赪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