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落树萧椮,水清流㵳寂。
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
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
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
傍岭竹参差,缘崖藤幂䍥。
行行极幽邃,去去逾空寂。
果值息心侣,乔枝方挂锡。
围绕悉栴檀,纯良岂沙砾。
妙法诚无比,深经解怨敌。
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
慧刀幸已逢,疑网于焉析。
岂直却烦恼,方期拯沈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开篇“木落树萧椮,水清流㵳寂”两句,以秋天的枯木和清澈的溪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寂而又深远的氛围。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悲哀之情,“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这里的“羁旅”指的是漂泊异乡的游子,而“戚”则是心中的忧虑。接着,“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两句通过对山涧和悬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紧接着,“傍岭竹参差,缘崖藤幂䍥”则是对竹子和藤蔓附着在岩石上的生长状态的细致观察。
“行行极幽邃,去去逾空寂”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中不断前行,寻求心灵深处的宁静。随后,“果值息心侣,乔枝方挂锡”则是对一种植物生长状态的描写,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状态。
“围绕悉栴檀,纯良岂沙砾”这两句通过对树木和泥土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纯净无瑕状态的赞美。而“妙法诚无比,深经解怨敌”则表明诗人对于佛法的崇敬,以及佛法在内心世界中的指导作用。
最后,“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慧刀幸已逢,疑网于焉析”几句,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通过智慧解开心中的困惑。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还透露出他对于精神寄托和自我修养的追求。
不详
如蒙一被服,方堪称福田。
心地含情种,法雨即花生。
自悟花情种,菩提果自成。
心地邪花放,五叶逐根随。
共造无明业,见被业风吹。
心地正花放,五叶逐根随。
共修般若惠,当来佛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