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长亭今古道,水流暗响,渺渺杂风沙。

倦游惊岁晚,自叹相思,万里梦还家。

愁凝望结,但掩泪、慵整铅华。

更漏长,酒醒人语,睥睨有啼鸦。伤嗟。

回肠千缕,泪眼双垂,遏离情不下。

还暗思、香翻香烬,深闭窗纱。

依稀看遍江南画,记隐隐、烟霭蒹葭。

空健羡,鸳鸯共宿丛花。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翻译

古老的长亭见证着无数道路,流水低沉地响着,夹杂在风沙之中。
疲倦的旅人惊讶于年终将至,独自感叹相思之情,梦中渴望万里归家。
满怀愁绪,只能掩面流泪,懒得去打扮自己。
夜深人静,更漏声长,酒醒后听到人的交谈和乌鸦的啼叫,令人哀伤。
心中愁绪如千条线,泪水滑落,难以抑制离别的悲伤。
暗自思念,香烟袅袅,紧闭窗纱,不愿面对现实。
依稀记得江南的画卷,那朦胧的烟雾和芦苇丛。
空自羡慕鸳鸯成对栖息在花丛中。

注释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渺渺:形容风沙迷茫的样子。
倦游:疲惫的旅行。
相思:深深的思念之情。
铅华:女子的妆饰,此处指代外在形象。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象征时间流逝。
啼鸦:乌鸦的叫声。
遏离情:抑制不住的离别之情。
香烬:燃尽的香烛。
烟霭:雾气弥漫。
蒹葭:芦苇,常用于描绘江南景色。
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此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道风光图。长亭,常见于古典文学中,是旅途休憩之所,也是怀旧思故的地方。今古相接,意味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水流暗响,则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渺渺杂风沙,更添了一份萧瑟与荒凉。

倦游惊岁晚,是旅途劳顿,年华易逝的无奈。而自叹相思,则流露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万里梦还家,表达了归乡的心路历程和强烈的乡愁。

愁凝望结,但掩泪、慵整铅华,是心中积累的哀愁难以排解,只能强忍着泪水,不让其落下。更漏长,酒醒人语,睥睨有啼鸦,则是夜深人静之时,酒力渐退,人间的喧嚣与鸟儿的鸣叫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冷清的氛围。

伤嗟,是对人生无常、离别难免的一种感慨。回肠千缕,泪眼双垂,遏离情不下,则是内心深处对亲情与友情的眷恋和不舍,虽然泪水纵横,但那离愁却无法释怀。

还暗思、香翻香烬,深闭窗纱,是诗人在夜静更深之时,仍旧沉浸于往事之中,那些曾经的香气与记忆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深闭窗纱,则是想要将那些温馨的回忆紧紧地守护在心间。

依稀看遍江南画,记隐隐、烟霭蒹葭,是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怀念与描绘,江南风光如画,那些曾经的美丽场景和情感的交织,如同轻纱般地笼罩在心头。

空健羡,鸳鸯共宿丛花,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向往与赞美。鸳鸯共宿丛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与乡愁的意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93)

方千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垂杨烟湿嫩葆。别屿环清窈。

绀影浮新涨,夷犹终日鱼鸟,花妥庭下草。鸣蝉闹。

暗绿藏台沼。野轩小。敧眠断梦,闲书风叶颠倒。

诗怀酒思,悔费十年昏晓。投老红尘倦再到。愁觉。

悠然心寄天表。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塞垣春

四远天垂野。向晚景,雕鞍卸。

吴蓝滴草,塞绵藏柳,风物堪画。

对雨收雾霁初晴也。正陌上、烟光洒。

听黄鹂、啼红树,短长音□如写。

怀抱几多愁,年时趁、欢会幽雅。

尽日足相思,奈春昼难夜。

念征尘、满堆襟袖,那堪更、独游花阴下。

一别鬓毛减,镜中霜满把。

形式: 词牌: 塞垣春

塞翁吟

暮色催更鼓,庭户月影胧。记旧迹、玉楼东。

看枕上芙蓉。云屏几轴江南画,香篆炉暖烟空。

睡起处,绣衾重。尚残酒潮红。忡忡。

从分散,歌稀宴小,怀丽质,浑如梦中。

苦寂寞、离情万绪,似秋后、怯雨芭蕉,不展愁封。

何时细语,此夕相思,曾对西风。

形式: 词牌: 塞翁吟

满江红

为忆仙姿,相思恨、缠绵未足。

从别后、沈郎消瘦,带围如束。

消息三年沈过处,关山千里无飞肉。

算谁知、中有不平心,弹棋局。空想像,金钗卜。

时畏玩,回纹曲。许何时重到,琐窗华屋。

长得一生花里活,软红深处鸳鸯宿。

也胜如、骑马著征衫,京尘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