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吟

暮色催更鼓,庭户月影胧。记旧迹、玉楼东。

看枕上芙蓉。云屏几轴江南画,香篆炉暖烟空。

睡起处,绣衾重。尚残酒潮红。忡忡。

从分散,歌稀宴小,怀丽质,浑如梦中。

苦寂寞、离情万绪,似秋后、怯雨芭蕉,不展愁封。

何时细语,此夕相思,曾对西风。

形式: 词牌: 塞翁吟

翻译

夜幕降临,催促更鼓声响起,庭院月光朦胧。回忆起往昔,在东边的玉楼。
床头的芙蓉花,如云的屏风仿佛江南画卷,香炉中的篆香袅袅升起,烟雾缭绕。
醒来时,被子沉重,还残留着酒后的红晕。心中忧虑。
自从分离,宴会歌声稀少,怀念你的美丽,如同在梦中。
苦于寂寞,离别的思绪万千,就像秋后的芭蕉,害怕雨水,无法舒展愁绪。
何时能再次低声细语,共诉相思,曾在西风中度过那些夜晚。

注释

暮色:夜晚的天色。
催更鼓:催促打更的鼓声。
胧:模糊不清。
玉楼:华丽的楼房。
枕上:床头。
云屏:如云的屏风。
江南画:江南风格的画卷。
香篆炉:篆刻图案的香炉。
烟空:烟雾弥漫。
绣衾:绣有图案的被子。
酒潮红:酒后的脸颊泛红。
忡忡:忧心忡忡的样子。
分散:分离。
歌稀宴小:宴会歌声稀少。
丽质:美丽的品质。
浑如梦中:仿佛在梦中出现。
苦寂寞:极度的孤独。
怯雨芭蕉:怕雨的芭蕉。
相思:深深的思念。
西风: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寞与怀念之情。开篇“暮色催更鼓,庭户月影胧”,通过对夜晚时光流逝和月光照耀庭院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记旧迹、玉楼东。看枕上芙蓉”,诗人在回忆往事之际,目光落在床头的荷花图案上,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追念。

接下来的“云屏几轴江南画,香篆炉暖烟空”则描写了室内的温馨与艺术氛围,云屏可能指的是装饰有云纹图案的屏风,而几轴江南画,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香篆炉暖烟空,不仅营造出一种安逸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睡起处,绣衾重。尚残酒潮红。”这里则写出了诗人从沉睡中醒来,发现床上被子依旧温暖,桌上的酒仍余留着醉人的红润,这是夜晚生活的又一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可能在独自饮酒,以酒浸愁。

“忡忡。从分散,歌稀宴小,怀丽质,浑如梦中。”这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歌声稀落,宴席冷清,美好的记忆仿佛是梦一场。

“苦寂寞、离情万绪,似秋后、怯雨芭蕉,不展愁封。”这里诗人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寂寞难耐的感情如同秋后的细雨打湿了心中的芭蕉叶,无法用任何言语来表达这份哀愁。

最后,“何时细语,此夕相思,曾对西风。”诗人在询问何时能与远方的人细声絮语,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曾经向着西风诉说过自己的相思之情,这里的西风或许象征着遥远的地方,也是诗人的心向着那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夜寂寞中对往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诗。

收录诗词(93)

方千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

为忆仙姿,相思恨、缠绵未足。

从别后、沈郎消瘦,带围如束。

消息三年沈过处,关山千里无飞肉。

算谁知、中有不平心,弹棋局。空想像,金钗卜。

时畏玩,回纹曲。许何时重到,琐窗华屋。

长得一生花里活,软红深处鸳鸯宿。

也胜如、骑马著征衫,京尘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

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飘碎还圆。

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

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

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

惯携壶花下,敧帽风前。

想像渊明旧节,琴中趣、何必疏弦。

归欤计,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裹。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那日尊前,祗今问有谁呵。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帘筛月影金,风卷杨花雪。天边鸿雁少,音尘绝。

春光欲暮,客心归心折。江湖波浪阔。

目断家山,料应易过佳节。柔情千点,杜宇枝头血。

危肠馀寸许,谁能接。眠思梦忆,不似今番切。

欲对何人说。揽镜沈吟,瘦来须有差别。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