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弟彦端还衡山

彦字诸孙端甫良,秋风访族自衡阳。

百年文物家声在,累叶松楸世泽长。

君视前人应不忝,我于同姓自难忘。

不堪相见还相别,楚水吴山意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为明代文徵明所作《送族弟彦端还衡山》。诗中以深情厚谊,描绘了与族弟分别时的不舍与感慨。首句“彦字诸孙端甫良”,点出族弟的名号与家族背景,暗示其家族传承的优秀品质。接着“秋风访族自衡阳”一句,以秋风起、访族地的场景,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同时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

“百年文物家声在,累叶松楸世泽长”两句,赞美家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家族成员世代相传的美德如同松树与楸树一般,生生不息,延绵久远。这不仅是对族弟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家族的颂扬。

“君视前人应不忝,我于同姓自难忘”表达了对族弟品德与才能的期待,以及作为同姓人的深深情谊。这两句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相互尊重与支持。

最后,“不堪相见还相别,楚水吴山意渺茫”则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伤感。楚水吴山,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模糊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也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旧送彦仁一首追录于此

南望衡阳旧德门,虎符元帅有诸孙。

山川我正怀桑梓,水木君能念本原。

两地衣冠曾不乏,百年忠孝至今存。

相违不尽相留意,狼籍秋风酒满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顾横泾

我别横经三十年,同游都尽独巍然。

渊明谁送东篱酒,季子原无负郭田。

贫病岂知翻益寿,聪明莫道不如前。

相思相见知何地,梦破秦淮月满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许仲贻

问讯幽人白下踪,若为清世不相容。

几回对月思玄度,安得披云见士龙。

落日横塘折杨柳,秋风南浦梦芙蓉。

相思满目烟波远,吟到新诗手自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题吴雪洲磨厓神异卷

齐云西来岩壁立,天削芙蓉千仞碧。

谁能题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

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

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

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