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雪洲磨厓神异卷

齐云西来岩壁立,天削芙蓉千仞碧。

谁能题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

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

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

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徵明所作,名为《题吴雪洲磨厓神异卷》。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齐云山的雄伟景象,以及对吴雪洲艺术才华的赞美。

首句“齐云西来岩壁立”,描绘了齐云山的壮观景象,山岩直立,仿佛从西边而来,展现出山势的峻峭与挺拔。接着“天削芙蓉千仞碧”一句,将山岩比作削出的芙蓉,碧绿的颜色在千仞之高处显得格外醒目,形象地展现了山色的深邃与美丽。

“谁能题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两句,表达了对吴雪洲艺术才能的赞叹。吴生(即吴雪洲)拥有如同大笔一般的能力,在碧蓝的云端题字,显示出其非凡的艺术造诣和想象力。

接下来的“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描绘了吴雪洲作品中的金铁交织,如同琳琅满目的珍宝,而天门突然间出现了蛟龙飞翔的景象,既象征着艺术作品的奇幻与生动,也寓意着吴雪洲艺术创作的超凡脱俗。

“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则表达了吴雪洲在创作时仿佛得到了神灵的启示,梦境般的灵感使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挥洒笔墨,而醒来后,这种灵感似乎已经融入了他的技艺之中,难以言喻。

最后,“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引用苏轼(坡翁)的诗句,赞美文徵明的诗作与吴雪洲的艺术相得益彰,仿佛是专门为吴生而设。而“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则是文徵明亲自提笔,向吴雪洲表达敬意,并以一笑之间,使得千峰秋月明亮,寓意着两人的友谊与艺术交流如同月光般清澈明亮。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吴雪洲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文徵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

何处登高写壮怀,生公说法有层台。

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

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

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素发

素发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萧条暮景看篱菊,次第秋风到井梧。

物外机心聊奕旨,老来多事坐诗逋。

秪应双足能强健,着屐登山未要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壬子岁除

残灯明灭照头颅,八十三龄过隙虚。

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

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

独有梅花堪慰藉,春风消息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癸丑元旦

咿喔邻鸡过短垣,起看曙色拂尘冠。

升平满目新颁朔,日月无穷又履端。

短发萧疏霜叶脱,壮心零落晓灯残。

从前卉物冰霜尽,一树梅花独耐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