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送彦仁一首追录于此

南望衡阳旧德门,虎符元帅有诸孙。

山川我正怀桑梓,水木君能念本原。

两地衣冠曾不乏,百年忠孝至今存。

相违不尽相留意,狼籍秋风酒满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旧送彦仁一首追录于此》由明代文徵明所作,通过对友人彦仁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忠诚孝道的颂扬。

首联“南望衡阳旧德门,虎符元帅有诸孙”,以衡阳为引,点出友人家族的显赫背景,暗示其家族历史的悠久与荣耀。虎符元帅,不仅彰显了家族的军事功勋,也暗含着对友人后辈才能与品德的赞誉。

颔联“山川我正怀桑梓,水木君能念本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怀念以及对友人能不忘根本的赞赏。山川、水木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基本元素,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敬重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家族传统与根源的重要性。

颈联“两地衣冠曾不乏,百年忠孝至今存”,进一步赞美了友人家族中忠孝之风的传承不绝。两地衣冠,既指友人家族在不同地域的繁盛,也暗含着对家族美德在时间长河中的延续。百年忠孝,是对家族精神品质的高度肯定,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美德的深深敬仰。

尾联“相违不尽相留意,狼籍秋风酒满樽”则以离别后的思念和相聚时的温馨场景收尾。相违虽久,但彼此的心意并未消减,通过满樽的秋日美酒,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相聚时的欢乐氛围,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友情珍贵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家族传统的价值,同时表达了对忠诚孝道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友情与相聚时刻的珍视。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寄顾横泾

我别横经三十年,同游都尽独巍然。

渊明谁送东篱酒,季子原无负郭田。

贫病岂知翻益寿,聪明莫道不如前。

相思相见知何地,梦破秦淮月满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许仲贻

问讯幽人白下踪,若为清世不相容。

几回对月思玄度,安得披云见士龙。

落日横塘折杨柳,秋风南浦梦芙蓉。

相思满目烟波远,吟到新诗手自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题吴雪洲磨厓神异卷

齐云西来岩壁立,天削芙蓉千仞碧。

谁能题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

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

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

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

形式: 古风

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

何处登高写壮怀,生公说法有层台。

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

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

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