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马舆对项大司马的悼念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首联“山河正气竟何其,汗简芳名千古垂”,开篇即以磅礴之气概,赞美项大司马的正直品格与卓越功绩,他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山河一般永恒不朽。
颔联“足底蒺藜归汉日,胸中介胄定秦时”,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项大司马在历史转折点上的英勇表现。他脚踏荆棘,勇往直前,最终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正义的坚守,在秦朝末年动荡的局势中,他以智谋和勇气稳定了局势。
颈联“平沙碧草空残垒,古木黄鹂有旧祠”,转而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的画面,平沙碧草间,只剩下废弃的壁垒,但古木之中,黄鹂的啼鸣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暗示着项大司马虽已逝去,但他的事迹与精神仍在人们心中流传。
尾联“头白书生双剑在,参从无地有馀悲”,诗人以自己老迈的形象自比,表达了对项大司马的深切怀念。尽管岁月流逝,但诗人手中仍握有象征着知识与力量的双剑,这不仅是对项大司马智慧与勇气的致敬,也是对自己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决心的体现。然而,面对项大司马的英灵,诗人却感到无尽的悲伤与遗憾,这份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是对英雄的哀悼,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