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

黄泥桥西溪岸斜,东风吹水拥溪沙。

杜陵药饵长随我,韩子诗书正满家。

何处不看悬磬室,有人还着替舟槎。

涣然亭外当时路,只隔南涯与北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黄泥桥西溪岸斜”,以黄泥桥和溪岸的斜线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暗示季节可能为春末或初夏,因为黄泥桥常在春季出现,而溪岸斜则可能是因为春雨后的土地湿润,使得岸边显得更为柔和。

“东风吹水拥溪沙”一句,通过东风的轻拂,将水面上的沙粒轻轻拥起,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吹过水面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杜陵药饵长随我,韩子诗书正满家”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杜陵是杜甫的故乡,此处借指诗人的药草和医术;韩子指的是韩愈,诗中提到的“诗书”则是指文学和学问。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修养,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何处不看悬磬室,有人还着替舟槎”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悬磬室象征着空无一物的简陋,而“有人还着替舟槎”则可能是对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世界的形象讽刺。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涣然亭外当时路,只隔南涯与北涯”最后两句,通过描述亭外的道路,以及与南涯、北涯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里的“南涯与北涯”可能象征着人生的两个极端,而“涣然亭外”的道路,则代表了诗人内心平静、超脱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宿惠山精舍

惠山草堂秋夜清,道人夜坐听泉声。

中庭不见古松影,西岭却遮新月明。

一里松庵期信宿,十年鹿洞梦孤征。

明朝藜杖须将去,从我閒行三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得如山和章再用前韵

落日空山钟磬清,隔溪时听棹歌声。

小桥再渡觉身健,高阁一登增眼明。

望极江湖云北去,梦回岁月雁南征。

黄花亦是秋风客,尽办寒香对老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日过国臣弟南庄

凤皇墩下扣柴关,篱落黄花手自攀。

适野亦堪酬令节,避高应不到名山。

情多更欲临流坐,兴尽真?载月还。

最喜晚来风色定,小桥回首碧湾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顾台州华玉

秋晚怀人思欲荒,东南江水隔钱塘。

山高故近台三象,郡僻真悬海一方。

他日曾看周砥柱,何时能剪召甘棠。

观风定有新诗句,愿托王生为寄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