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哭吴非熊》,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联“徒云归是客,难道客如归”,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逝者身份的感慨,既为客人,又似归人,这种矛盾的情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逝者的特殊地位。接着,“易篑僮先散,招魂谁可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丧事的凄凉景象,童仆先行离去,无人能为逝者招魂,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绪。
颈联“来惊春浪阔,去及柳条稀”,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春天的江水浩渺,预示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如同春潮般汹涌;而柳条的稀疏,则象征着逝者已远离尘世,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寂寞。
尾联“迢递黄山路,程程入翠微”以路途的遥远和景色的幽美,隐喻逝者灵魂的归宿,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最终能够安息于宁静之地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哀伤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