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与可大江行

日出潮回生紫烟,水光春色弄春妍。

底须椒柏来为颂,且与鸥凫叙隔年。

风动微波靴面皱,苔粘枯石佛头圆。

老来须与溪童乐,争倚芦花学放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太阳升起潮水退去,紫烟袅袅,水面春光与春色共舞。
何必用椒柏来歌颂,暂且与鸥鸟鸭子共叙别后之情。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细纹,像靴面上的皱纹,苔藓粘附在枯石上,佛头显得圆润。
年老时应与溪边孩童同乐,学着他们倚靠芦苇,一起放舟游玩。

注释

日出:太阳升起。
潮回:潮水退去。
紫烟:紫色的雾气。
水光:水面反光。
春色:春天的景色。
弄春妍:展示春天的美丽。
底须:何必要。
椒柏:香料,此处可能象征长寿或祭祀。
为颂:歌颂。
且:暂且。
鸥凫:鸥鸟和鸭子。
隔年:过去的一年。
风动:风吹起。
微波:小波纹。
靴面皱:比喻水面的波纹。
苔粘:苔藓粘附。
枯石:枯干的石头。
佛头圆:形容石头形状像佛头,圆润。
老来:年老时。
溪童:溪边的孩子。
乐:快乐。
争倚:争相依靠。
芦花:芦苇花。
学放船:学习划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日出潮回生紫烟,水光春色弄春妍。”这里通过日出潮水回旋以及春天水面上的波光反射,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紫烟”可能指的是晨曦中轻柔的雾气,而“春妍”则是形容春天景色的美丽和温馨。

“底须椒柏来为颂,且与鸥凫叙隔年。”诗人通过椒树和柏树的生长来赞颂自然,借“鸥凫”(一种水鸟)叙述着往年的故事。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他与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风动微波靴面皱,苔粘枯石佛头圆。”这两句描写了春天微风轻拂水面的情景,以及地表上苔藓附着在古老的石头和石像上的画面。“佛头”可能是形容石头或岩石的形态,显示出自然雕塑的奇迹。

“老来须与溪童乐,争倚芦花学放船。”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时仍想与大自然为伴,与山间孩童一同享受简单的快乐。他们在芦苇丛中学习如何驾驭小船,这不仅是对生活技能的传承,也是对自然亲近态度的一种颂扬。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他对于生命中简单乐趣的珍视。

收录诗词(346)

丘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十六岁吟

维天于穆命无殊,人性皆由气与虚。

贵贱何须为物役,芳菲祇合返吾初。

读书自觉年年误,学道惟应念念除。

辅世长民今已矣,某丘某水且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六月寓章法寺

暝色入招提,昏鸦已不啼。

诸僧空院出,老子独山栖。

堂面无人北,天形尽日西。

寂寥应不恨,吾道与时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天阴

天阴尽日黯无光,白骨纵纵横地霜。

真鞑未多多伪鞑,拒王不罪罪勤王。

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马稻粱。

正似镬汤无冷处,年三十六死为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支筇

天乎多往事,老矣负初心。

病骨瘦又瘦,愁诗吟复吟。

一生空碌碌,万绿自森森。

多少关情处,支筇古树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