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缙的作品《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迫切的情感和对自由的渴望。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这里的“啭”指鸟鸣叫的声音,而“犹涩”则形容声音还不够清脆或是艰难。结合“将飞羽未调”,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比喻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对外界的不适应,正如一只尚未准备好飞翔的小鸟,它的羽翼尚未达到完美的状态。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这两句则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高风”可能指的是外界的巨大压力或是挑战,而“不借便”则意味着没有合适的时机或条件去应对这些压力。“何处得迁乔”中的“迁乌”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远离尘世,隐居山林。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逃离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篇情感深沉、意境独特的诗作。
不详
行潦散轻沤,清规吐未收。
雨来波际合,风起浪中浮。
晶晃明苔砌,参差绕芥舟。
影疑星泛晓,光似露涵秋。
皎皎珠同净,漂漂梗共流。
洁容无变染,圆知有谦柔。
欲作微涓效,先从淡水游。
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
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一壶天上有名物,两个世间无事人。
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
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