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三)

万象文光烛海湄,蚤闻名姓动华夷。

雄飞宇宙三千劫,独应贞元五百期。

龙去南阳高士远,麟归东路哲人迟。

生刍泣奠娄江下,不为杨朱感路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以“万象文光烛海湄”开篇,描绘出一种文采斐然、光照四海的景象,表达了对王长公名声之广及影响之深的赞誉。接下来,“蚤闻名姓动华夷”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王长公在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力,不仅震动了华夏大地,也触动了四方异域。

“雄飞宇宙三千劫,独应贞元五百期”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王长公的才华与贡献比作跨越时空的伟力,仿佛他的思想与作品如同雄鹰般翱翔于宇宙之间,历经无数岁月仍熠熠生辉。这里的“三千劫”和“五百期”分别借用了佛教和道教中的时间概念,象征着王长公的影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垂不朽。

“龙去南阳高士远,麟归东路哲人迟”则通过典故,将王长公比作传说中的神兽,暗示他虽已离世,但其高尚品德与智慧依然被人们怀念和敬仰。南阳是古代高士隐居之地,而东路则可能指王长公活动或影响的区域,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王长公的深切怀念之情。

最后,“生刍泣奠娄江下,不为杨朱感路岐”以生动的场景收尾,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娄江边为王长公举行哀悼仪式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这里引用了《礼记·檀弓上》中关于哀悼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王长公逝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他的崇高评价和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长公生平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这位文化巨匠的深深敬仰和缅怀之情。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四)

一谪长庚茂苑前,红光白日照奎躔。

词华尽挈三唐调,文管兼操十代权。

夷貊尽传鹦鹉赋,儿童能诵鹧鸪篇。

亦知上帝频前席,白玉楼中万景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五)

四部书成兴未穷,名山随处勒崆峒。

开函再睹三坟出,列架浑疑二藏同。

大业龙门卑马史,奇文虎观陋扬雄。

平生谬作谈玄客,寂莫侯芭鬓已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六)

三十年来上将坛,平将赤帜树狂澜。

山颓泰岱千峰失,海涸昆崙万谷残。

素旐翩跹来大鸟,丹台游戏挟飞鸾。

便应瓢笠相寻去,灵药何由借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七)

蹑履频年到海涯,青童环佩结飞霞。

毫端巨壑翻云梦,研底春涛涨若耶。

庚子日斜惊鵩鸟,戊辰年远怪龙蛇。

凭谁更发山阴兴,肠断王猷一棹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