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乐,送征南掾史张毅赴京

我尝军中行,从知军中乐。

高牙大纛启征途,风云随护中军幕。

千乘万骑指顾间,环而居之乃城郭。

五更觱篥吹一声,旄头惊向天边落。

捷书日夜报天子,亲笔敕书加宠渥。

刲羊宰牛饷壮士,万岁欢呼震山岳。

大旆悠扬锦万里,从伶窈窕花千萼。

男儿堕地志四方,蓬矢桑弧为有托。

遭逢主圣得臣贤,风顺鸿毛易寥廓。

只今诏檄登大府,鸷鸟之中瞻一鹗。

渭城且莫唱阳关,举杯为赋军中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军旅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友人张毅出征的热烈祝愿。诗中通过描绘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如“高牙大纛启征途”、“千乘万骑环城郭”,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气势。同时,诗人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壮士的犒赏,“捷书日夜报天子”、“刲羊宰牛饷壮士”,以及“万岁欢呼震山岳”的场景,充满了豪情壮志。

在送别友人时,诗人借用“风顺鸿毛易寥廓”的比喻,祝愿他在圣明君主和贤能臣子的引领下,仕途顺利,如鸿雁展翅飞翔。最后,以“渭城且莫唱阳关,举杯为赋军中乐”收束,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也再次强调了对军旅生活的赞美和对出征者的鼓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既有对军旅生活的热情歌颂,又有对友人出征的深情寄语,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豪迈情怀。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李龙眠画饮中八仙歌

龙眠白描谁不赏,胸次含空生万象。

笔下犹存小篆文,落纸乌丝几千丈?

小时读歌心愈奇,此日按图神始壮。

浣花草堂老拾遗,咏彼八仙将自放。

天宝年来万事非,得醉如逃三面网。

凤鸟鸣歧纵德辉,麒麟见鲁辞羁鞅。

丈夫肮脏迹每同,孰谓龙眠成技痒?

眼中未见独醒人,未免开函为抚掌。

形式: 古风

义株行

庐陵江西古名郡,四忠一节之故乡。

岂惟英贤间世钟造化,亦有义株连理呈祯祥。

丰塘三山两株树,托生离立不数武。

高茎擎天一盖张,深根走地群蛟怒。

曾氏世居株树边,诗礼传家三百年。

尚书既为连理咏,丞相复入郡志编。

二公真迹今犹在,文光照耀无年载。

李渊诸孙尚有传,桑田谁谓成沧海?

五世孙亦一老翁,欲以此事徵盲聋。

丰塘之株无乃丰城剑,变化偃蹇双蛟龙。

不然安得保风雨,专与三山为始终。

形式: 古风

怀远亭诗,为东瓯镇抚谭济翁作

蚤年身逐兵尘起,鼻尖出火耳生风。

马上飞尘虎添翅,出门志愿定远侯。

果然持节镇东瓯,上宣德意化海俗。

鲸鲵灭迹波为收,古来镇将还如此。

缓带轻裘接贤士,襄阳沈却岘山碑。

水底鱼龙犹识字,国家承平千万年。

军中之乐何可言,太牢五鼎餐壮士。

从伶百戏陈广筵,山川不随人事改。

端明丘垄今犹在,亭名怀远乃在兹。

地下幽魂有光采,普天之下皆皇家。

故乡何必怀长沙,人臣受命无远近。

河源曾泛张骞槎,食君之禄治军旅。

咫尺辕门谁敢去,私情丘垄岂不怀,日夜沅湘水东注。

形式: 古风

学仙曲

二八女人貌婵娟,杏花阴里竞鞦韆。

同心锦带刺石莲,逢人学缚剪刀钱,却妒鸳鸯沙上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