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宿梓潼(其一)

月上潼川郭,窗明夜色闲。

水云通故国,杯酒送残山。

人怅连年别,天教万里还。

喜心翻倒剧,抚枕望乡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夜在梓潼停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月上潼川郭”,以月升为引子,点出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窗明夜色闲”一句,通过明亮的窗户映照出宁静的夜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平静。

“水云通故国,杯酒送残山”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水云相连仿佛连接着遥远的故乡,一杯酒则寄托了对山峦的依恋与不舍,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人怅连年别,天教万里还”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离家的愁苦与无奈,以及命运安排下不得不归乡的复杂心情。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回归故土的渴望。

最后,“喜心翻倒剧,抚枕望乡关”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经历了长久的分离后,诗人终于得以回家,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甚至有些翻江倒海。抚枕的动作,既是动作描写,也蕴含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月夜宿梓潼(其二)

山近多秋气,炎凉物候偏。

云黄初打麦,树暗未呜蝉。

不用寻方曲,依然御楚绵。

阴虫何大早,终夕语灯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绵州

潺水依然绿,山城几易名。

田腴知俗厚,民秀想时平。

关拥庞侯墓,人耕汉相营。

峰回乡路近,日暮马蹄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

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

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

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东禅寺

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

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

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

两州分八口,离绪独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