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步池上

独居每不乐,临轩思怏怏。

主人好池台,良夜谁过访。

烟月霭已盈,幽意成一往。

地僻骄鼬鼯,圔荒悦榛莽。

百卉递暗馨,微风惬孤赏。

扰枝识禽翻,靡草辨蛇枉。

转缘境蒙茸,寄此怀飒爽。

屡步荡虚气,微哦破沈响。

竞漏将何惊,衔叹归空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漫步池边的孤独与深思。开篇“独居每不乐,临轩思怏怏”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接着,“主人好池台,良夜谁过访”表达了对无人陪伴的遗憾,以及对美好夜晚却无人共享的感慨。

“烟月霭已盈,幽意成一往”描绘了夜晚池边烟雾缭绕、月光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感。接下来的“地僻骄鼬鼯,圔荒悦榛莽”通过描述环境的荒凉与寂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孤独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

“百卉递暗馨,微风惬孤赏”则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尽管是独自一人,但诗人依然能从中找到安慰和乐趣。通过“扰枝识禽翻,靡草辨蛇枉”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敏感感知。

“转缘境蒙茸,寄此怀飒爽”表达了诗人借由周围的环境寄托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屡步荡虚气,微哦破沈响”则是诗人漫步时的动作和声音,通过这些细节,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和情境感。

最后,“竞漏将何惊,衔叹归空幌”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久雨寄示顾文子

梅雨经旬未放阳,舍南舍北尽汪洋。

只疑天意骄河伯,可念人穷到子桑。

巨蝮公然争卧榻,淼雷多半杂崩墙。

故人邻巷无消息,问讯明朝驾一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调顾文子兼示稚存

久忆东吴顾文学,南州客况故依然。

参苓半减经师俸,蔬笋还供都讲筵。

懒甚抛书妨坐卧,养深持论彻中边。

东头尚有穷书记,妒尔天涯比屋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失题

我家乃在东海东,蜃楼见惯心空空。

十年书影深山里,每顾山魈亦心喜。

生耶灭耶何足嗔,一颦一笑谁为真。

伟哉造物焉用我,不幻烟云幻此身。

形式: 古风

花津

一灯低昂向船久,万兀千摇至津口。

船头正与沙堤平,拂面毵毵水杨柳。

风前鱼鼓已报更,岸上人家尚沽酒。

客来小饮饮即酿,三两依依话村叟。

归涂忽散草上萤,顾影防惊竹间狗。

时清喜无盗贼警,波平未是蛟龙薮。

江湖自我野兴长,鹧鸟于人宿缘厚。

沈吟露下那得眠,独倚篷窗数星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