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彦广祠南北镇

中使传香下玉墀,儒臣代祀出金闺。

幡幢北起开恒岳,舟楫东回入会稽。

望海也知晨驻马,渡江休信夜燃犀。

名山见说多仙气,应得从容散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送林彦广祠南北镇》充满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与对旅途风土的细腻描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中使传香下玉墀,儒臣代祀出金闺”,以“中使”和“儒臣”的形象,象征着友人身份的尊贵与使命的神圣。玉墀和金闺则分别代表了皇宫的庄严与文人的雅致,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的重要场合或任务。

颔联“幡幢北起开恒岳,舟楫东回入会稽”,通过“幡幢”和“舟楫”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友人行程的广阔与壮丽。恒岳和会稽则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和地名,寓含着对友人旅程的期待与祝愿。

颈联“望海也知晨驻马,渡江休信夜燃犀”,以“望海”和“渡江”的情境,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同时,“晨驻马”和“夜燃犀”则寓意着友人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与考验,诗人借此表达对其智慧与勇气的信赖。

尾联“名山见说多仙气,应得从容散杖藜”,以“名山”和“仙气”的意象,预祝友人此行能遇见美好的景致与机遇。同时,“从容散杖藜”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能够保持平和心态,享受旅途的过程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还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安全、智慧、勇气以及美好未来的深切祝福,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和孔学文从奏延春閤

宫漏沈沈晓仗移,衮衣当殿听朝时。

风含鸡舌飘青琐,日射龙鳞动赤墀。

奏对御筵多密近,退趋春院总委蛇。

喜闻近日稀游幸,閤下儒臣出每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贺尚书致仕后赴召

使者徵行立晓风,宰臣传诏守离宫。

关中旧忆留萧相,江左今看起谢公。

路经琴峡秋声满,天绕滦河御气通。

闻说至尊劳睿想,莫令行色后宾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大都杂诗四首(其一)

抛却渔竿沧海边,拂衣来看九重天。

画阑九陌桥如月,绿影千门树似烟。

南国佳人王幼玉,中朝才子杜樊川。

紫云楼上如渑酒,孤负东风二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都杂诗四首(其三)

卢沟晓月堕苍烟,十二门开日色鲜。

海上神仙非弱水,人间平地有钧天。

宝幢珠珞瞿昙寺,豪竹哀丝玳瑁筵。

春雨如膏三万里,尽将嵩呼祝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