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如张

艾而张罗。夷于何。行成之。四时和。

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

谁肯礞室。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艾如张》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篇,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著称。诗中的“艾而张罗”、“夷于何”、“行成之”等句子,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艾而张罗”,以艾草编织罗网,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与坚韧。“夷于何”,意为平地何方,引申为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行成之”,意味着通过行动塑造自我,形成自己的道路与命运。

“四时和”,四季和谐,象征着自然界的平衡与美好,也隐喻了社会秩序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山出黄雀亦有罗”,山间黄雀虽有自由飞翔的空间,却仍逃不过捕猎者的罗网,以此比喻即使在看似自由的环境中,个体也可能受到束缚与限制。“雀以高飞奈雀何”,黄雀试图通过高飞来逃脱捕猎,但最终仍然难逃厄运,表达了对命运无常、难以完全掌控的感慨。

“为此倚欲”,为了生存与追求,人们不得不依赖于欲望与需求。“谁肯礞室”,在面对生死、命运的不确定性时,又有谁能真正坦然面对,不为外界所动呢?这句话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生命本质问题时的困惑与无奈。

整体而言,《艾如张》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命运、自然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汉代人民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万物的细腻观察。

收录诗词(106)

两汉乐府(汉)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之回

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

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

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

形式: 乐府曲辞

翁离

拥离趾中可筑室。何用葺之蕙用兰。拥离趾中。

形式: 乐府曲辞

巫山高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

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

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形式: 乐府曲辞

上陵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