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衣冠在汉庭,台榭接天成。
彩凤翻箫曲,祥鳣入馆名。
歌钟芳月曙,林嶂碧云生。
乱水归潭净,高花映竹明。
退朝追宴乐,开閤醉簪缨。
长袖留嘉客,栖乌下禁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宴乐图,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衣冠在汉庭,台榭接天成。”开篇即勾勒出一派宏伟壮丽的宫廷景象,皇家威仪与建筑艺术的辉煌交融于一体,展示了一个繁荣稳固的朝代气象。
“彩凤翻箫曲,祥鳣入馆名。”接下来的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彩凤与祥瑞之鸟的出现增添了一份祥和美好,似乎在诉说着宫廷中的音乐舞蹈与礼仪之盛。
“歌钟芳月曙,林嶂碧云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赞叹和满足,这里的人们在清晨的钟声中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乱水归潭净,高花映竹明。”这一部分则转向了静谧与清新的意境,潺潺溪流归于宁静之处,鲜花照耀在翠竹之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安逸感受。
“退朝追宴乐,开閤醉簪缨。”接下来的两句转向了宴席欢乐的情景,皇帝退朝后还要追寻宴会之乐,宫门敞开,酒宴中人醉意浓,簪缨散落,一派放纵享受的生活场景。
“长袖留嘉客,栖乌下禁城。”末尾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宾主尽欢的情境,主人以长袖挽留佳客,黑乌栖息于禁城之下,这里的禁城不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一处可以让人安心居住的安全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状态,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磻石老红鲜,徵君卧几年。
飞泉出林下,一径过崖巅。
鸡犬逐人静,云霞宜地偏。
终朝数峰胜,不远一壶前。
仲月霁春雨,香风生药田。
丹溪不可别,琼草色芊芊。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为人。
不居众芳下,宁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
素书寸阴尽,流水怨情新。
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
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
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
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
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
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
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晨光起宿露,池上判黎氓。
借问秋泉色,何如拙宦情。
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昨夜明月满,中心如鹊惊。
负恩时易失,多病绩难成。
坐惜寒塘晚,霜风吹杜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