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风林屏赠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

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

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

我老不看书,默坐养此昏花睛。

时时一开眼,见此云月眼自明。

久知世界一泡影,大小真伪何足评。

笑彼三子欧、梅、苏,无事自作雪羽争。

故将屏砚送两范,要使珠璧栖窗棂。

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

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

床头复一月,下有风林横。

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

愿从少陵博一句,山木尽与洪涛倾。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潭涌出乌云,遮蔽了潭中的星光。
唯有潭边的月亮,倒映在紫色翠绿的屏障之上。
我年迈不再读书,静坐养眼,让视力模糊。
偶尔睁开眼睛,看见云月,心境顿时清明。
早就明白世间万物如泡影,真假大小又何足挂齿。
嘲笑那三人欧阳修、梅尧臣、苏轼,无事生非,争论不休。
所以我把屏风和砚台赠予范氏二人,希望他们能欣赏这星空之美。
大范突然吟唱长诗,言辞如月光般震撼人心。
小范也将继承,他的言语直击人心,如同鸡鸣唤醒黎明。
床头还有一轮明月,下方是风吹过树林的景象。
急忙送到小范家,保护这蕴含星辰的池塘。
但愿我能从杜甫那里学到更多,让山木与洪涛共舞。

注释

紫潭:深潭。
玄云:乌云。
翳:遮蔽。
潭上月:潭边月亮。
紫翠屏:紫色翠绿的屏障。
昏花睛:视力模糊的眼睛。
云月:云和月。
眼自明:心境明朗。
世界一泡影:世间万物如泡影。
何足评:不值得评价。
欧、梅、苏:指欧阳修、梅尧臣、苏轼。
雪羽争:争论不休。
屏砚:屏风和砚台。
窗棂:窗户。
长谣:长诗。
月胁:月光般的语言。
星心:内心深处。
鸡鸣:唤醒人心的话语。
风林横:风吹树林的景象。
涵星泓:蕴含星辰的池塘。
少陵:杜甫。
洪涛:大浪。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充分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高远情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感悟。

“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川月夜的图画,紫潭喷薄云烟,映衬着潭中的星光,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写照,也隐含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这里的“潭上月”和“紫翠屏”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意境画面,月亮如洗,倒映在潭中,而那紫翠色的屏风则像是自然与人造之间的一道界限。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我老不看书,默坐养此昏花睛。”这两句流露出诗人晚年淡泊明志,不再沉迷于书海,而是选择了静坐养眼,以观察世界万象。这里的“昏花眼”既指视力下降,也隐喻着对世事的看破。

“时时一开眼,见此云月眼自明。”诗人虽不再沉迷书籍,但在静坐中偶尔睁眼,便能领悟到云月之美,这种“眼自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后的内心清明。

“久知世界一泡影,大小真伪何足评。”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的看法,将一切世间纷争视为泡影,不值得过分计较。这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

“笑彼三子欧、梅、苏,無事自作雪羽争。”这里的“三子”指的是唐代的文学大家欧阳询、梅尧臣和苏味道,他们在文学上互相争鸣。诗人对此表示了轻视之情,认为这种争斗没有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故将屏砚送两范,要使珠璧栖窗棂。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诗人将自己珍贵的屏风和砚台赠送给友人大范、小范,并希望他们能够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这里“珠璧”指的是珍贵的物品,“栖窗棂”则是比喻着文学作品装点门窗,美化生活。

最后几句:“床头复一月,下有风林横。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诗中又一次出现了“月”的意象,此时的月亮似乎与床头相呼应,而“风林”则给人以动荡之感。诗人急忙地将小范送回家中,希望他能够保护好这份清澈如星辰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月次于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

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

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

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

故持二物与夫子,欲使妙质留天庭。

但令滋液到枯槁,勿遣光景生晦冥。

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

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

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次韵钱穆父会饮

弹冠恨不早,挂冠常苦迟。

盛服每假寐,角阙时伏思。

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

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要当谋三径,何暇择一枝。

与君几合散,得酒忘醇醨。

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

居官不任事,造物真见私。

主人独贤劳,金谷方流驰。

行人亦结束,杕杜乃归期。

公卿虽少安,河流正东酾。

我得会稽去,方回良不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

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

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

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

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赪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郊祀庆成诗

帝出乘昌运,天心予太平。

文章三代继,制作七年成。

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

泰坛朝埽地,魄宝夜垂精。

仰御圆苍盖,环观海岳城。

北流吞朔易,西极落欃枪。

升燎灵光答,回銮瑞雾迎。

需云遍枯槁,解雨达勾萌。

可颂非天德,因箴亦下情。

民言知有酌,帝谓本无声。

富国由崇俭,祈年在好生。

无心斯格物,克己自销兵。

化国安新政,孤臣返旧耕。

还将清庙什,留与野人赓。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