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夫子庙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

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

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

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

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

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

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此诗《谒夫子庙》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思考与对孔子精神的崇敬,展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之志。

首联“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将孔子置于三皇五帝之上,强调其在道统与功业上的卓越地位。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东亚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颔联“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进一步阐述了孔子对于文化传承与历史记载的贡献。《彖系》指的是《周易》中的解释部分,《春秋》则是孔子修订并撰写的史书,这两部作品体现了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创新,以及他对于历史事件公正客观记录的决心。

颈联“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描绘了孔子在礼仪制度上的贡献。孔子制定的车马服饰规范和行为礼仪,不仅体现了他对社会秩序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对个人修养的严格要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尾联“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通过想象孔子故居中音乐与书籍的氛围,表达了对孔子生活与学术环境的向往与敬仰。孔子的居所充满了文化气息,墙壁上留下的简牍书籍,象征着他的智慧与学问得以流传。

接下来的几联“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则进一步描绘了孔子及其思想的深远影响。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孔子的道德风范与学术成就,也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继承与追随之情。老桧树的生长与洙水的环绕,象征着孔子的思想如同生命一般生生不息,不断滋养着后世的学人。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颂扬,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七十二弟子

乱国谁知尔,孤生且辟人。

危情尝过宋,困志亦从陈。

籥舞虞庠夕,弦歌阙里春。

门人惟季次,未肯作家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谒周公庙

道化千年后,明禋一国中。

礼犹先世守,制比百王崇。

配食唯元子,烝尝遍列公。

祠田还割鲁,氏系独传东。

旧史书茅阙,新诗采閟宫。

岿然遗殿在,不与汉侯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谒孟子庙

古殿依邾邑,高山近孔林。

游从齐魏老,功续禹周深。

孝弟先王业,耕桑海内心。

期应过七百,运岂厄当今。

辩说千秋奉,精灵故国歆。

四基冈上柏,凝望转萧森。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各赋一物得桔槔

凿木前人制,收泉易卦称。

天机无害道,人巧合成能。

壤脉涓涓出,川流搰搰升。

入晴常作雨,当暑欲生冰。

菜甲青敷地,花容赤绕塍。

弥令幽兴剧,顿使化工增。

坐爱平畦广,行怜曲水澄。

灌园今莫笑,此地近于陵。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