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送叔永文昌

才惜季方去,又更别元方。

惊心天上双凤,接翅下高冈。

万里瞿塘烟浪,一片昭亭云月,渺渺正相望。

夜雨连风壑,此意独凄凉。杜鹃声,犹不住,搅离肠。

黄鸡白酒,吾亦归兴动江乡。

人事纷纷难料,世事悠悠难说,何处问穹苍。

肯落儿曹泪,一笑付沧浪。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潜的《水调歌头·送叔永文昌》,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围绕“送别”这一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深厚的情谊。

开篇两句“才惜季方去,又更别元方”,点出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感到惋惜。接着,“惊心天上双凤,接翅下高冈”则是通过凤凰比喻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崇高的地位。

“万里瞿塘烟浪,一片昭亭云月,渺渺正相望”,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寓意着远方的朋友虽然天各一方,但心灵却能够相通。

“夜雨连风壑,此意独凭凉”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雨中,感受到了一丝孤独和凄凉的情绪。紧接着,“杜鹃声,犹不住,搅离肠”则是通过对鸟鸣声的描写来强调内心的不安与愁绪。

“黄鸡白酒,吾亦归兴动江乡”,诗人借助饮酒和黄鸡,表达了自己也将要离开此地,回归故乡的情感波动。

最后,“人事纷纷难料,世事悠悠难说,何处问穹苍。肯落儿曹泪,一笑付沧浪”,诗人感慨于人世变迁、世事无常,不禁流下泪来,但最终还是以一笑送别,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送别时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出郊玩水

小队旌旗出,画鹢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薝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再用前韵

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

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

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

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

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

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

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三)送赵文仲龙学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

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

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

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

是非得失,成败何用苦论量。

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

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开庆己未秋社维舟逸老堂口占

倚舵秋江浒,明日征帆轻。

从头点检身世,百事已圆成。

及第曾攀龙首,仕宦曾居鸱阁,衣锦更光荣。

若又不知止,天道恐亏盈。借称呼,遮俗眼,便归耕。

但馀心愿,朝暮香火告神明。

一愿君王万寿,次愿干戈永息,三愿岁丰登。

四愿老安乐,疾病免相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