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山阴县事阳坡周君先大夫裕州旧治也余以使事至得缔交述先大夫均田之绩父老至今颂之周旋浃月言别黯然赋以志谢

丈夫重意气,结交自东因。

接栋成暌隔,千里如比邻。

相知无久暂,此义难重陈。

余忝驰驱吏,君属封疆臣。

一朝幸遇合,片言意各申。

忻羡美无度,标韵邈殊伦。

胡威励清操,宓子政化淳。

增秩宠循良,借寇慰编民。

闻君桑梓乡,先烈炳若新。

永言勿剪诗,阡陌思逡巡。

畴昔通家好,今看肝胆真。

世态媚颜色,雅道久沉沦。勉■策前路,芳躅追古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安希范对知山阴县事阳坡周君的赞颂之作,通过与周君的交往,表达了对周君先大夫(即周君的父亲)均田政策的肯定和对周君个人品质的赞赏。

诗中首先提到“丈夫重意气”,强调了人之间的真诚和情谊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述了与周君交往的情景,尽管相距千里,却如同近邻一般亲密。这种深厚的友谊,无论时间长短,都难以轻易表达出来。

诗人自谦为“驰驱吏”,而周君则是“封疆臣”,两人虽职位不同,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相遇并交流,彼此心意相通。诗人对周君的赞美溢于言表,称其“美无度”、“标韵邈殊伦”,并将他与古代的道德楷模胡威、宓子相比,赞扬其清高的操守和淳厚的教化。

进一步,诗人提到了周君父亲的功绩——均田,这是对周君家族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周君家族贡献的认可。诗中还提到,周君深受父辈影响,不仅在官场上表现出色,还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最后,诗人感慨于世态炎凉,雅道沉沦,希望周君能够坚守正道,继续前行,成为后人的榜样。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周君个人的赞誉,也蕴含了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和期待。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明代文人对于友情、道德、历史传承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和高度关注。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乾元遇李一了江文谷二隐者

我来访幽人,独入山深处。

窈窕觏丹崖,神情巳轩翥。

白云拂我衣,飘飘若飞絮。

瞥见千树桃,烂熳红霞曙。

茅庵隐青松,彷佛群仙署。

中有两三翁,蒲团各箕踞。

坐久寂忘言,澹然消俗虑。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龙井访友元王隐君次屠纬真韵

挟策蹑青苍,空山罕人迹。

藤萝挂悬漫,古木压危石。

仰望空翠中,霭霭孤云白。

山阿靓以深,幽人此栖息。

烟霞幻奇境,杳与尘世隔。

松隙辟瓮牖,湖光荡虚壁。

趺坐一蒲团,心猿调定力。

欲叩元中元,象罔渺然测。

清言互酬应,岚气忽云夕。

形式: 古风

杂咏

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耻。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

皎皎虽易污,庸庸亦可鄙。

宁为韫璞玉,勿作踰淮枳。

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一)

凉飙散馀燠,秋光澹山市。

策杖寻幽人,行行二三里。

循径既纡曲,缘溪复迤逦。

小桥路转东,柴门恰临水。

主人意殷勤,劝客且留止。

山村无兼味,鸡黍聊可庀。

适逢邻翁至,相揖色先喜。

今晨逢渔者,买得鳜鱼美。

请客过山斋,烹鱼酌村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