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其一)

壮志如今日撙裁,功名不复梦云台。

半生回首事安在,一叶惊心秋又来。

不引壶觞聊自劝,未知怀抱若为开。

浮名毕竟成相误,盍作閒居鸩毒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成己所作的《三和》其一,通过诗中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壮志如今日撙裁,功名不复梦云台”,诗人以“撙裁”形容自己今日的壮志,与过去追求功名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追求功名生活的反思。这里的“云台”通常指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场所,诗人将之与“梦”相连,暗示了对功名虚幻本质的认识。

颔联“半生回首事安在,一叶惊心秋又来”,诗人回顾半生,发现曾经的追求与努力似乎已无迹可寻,而秋天的到来则如同一叶惊心,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不引壶觞聊自劝,未知怀抱若为开”,诗人面对内心的困惑与不解,选择自我劝慰,但又感到自己的怀抱难以真正打开,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里“壶觞”指的是酒杯,常用来表示饮酒自娱,诗人借此表达寻求解脱的方式。

尾联“浮名毕竟成相误,盍作閒居鸩毒猜”,诗人直面人生的虚妄,认为追求浮名最终只会带来误解与痛苦,不如选择闲居生活,或许能避开这些困扰。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人生价值及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三和(其二)

世事纷纷巧剸裁,何如无事醉春台。

胁肩一笑亦良苦,有田几时归去来。

百念都随灰烬冷,一尊聊为圣贤开。

从今便入农桑社,园友溪翁莫见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四和(其一)

尝把閒身静品裁,残生何幸脱舆台。

田园依旧喜重到,松菊就荒伤独来。

懒散徒教尘事废,襟怀难对俗人开。

自量不肖非逋客,为报山灵且莫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五和(其二)

一位无心入圣裁,姓名不到郭公台。

閒移藜杖看云度,静埽松轩待月来。

未把酒杯倾懒举,试拈书册手慵开。

荒才自信非邹乐,安处青山有底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张七贤图

七贤不与竹林期,人物风流各一时。

妙语霏霏皆作者,高情落落更何之。

山川如画灵犹在,溟渤飞尘世屡移。

欲荐匪辞无处问,黄流千里夕阳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