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远塞,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未厌,士卒不须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战争场景。开篇“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两句,勾勒出一片荒凉而广阔的边疆之境,月色如洗,星辰闪烁,给人以宁静而深远之感。
接下来的“卷旗遮远塞,歇马受降城”两句,则透露出战争的紧张气氛。战旗被卷起,遮挡了遥远的边塞;战马也得到了短暂的休息,在已经攻克的城市里接受投降。
第三、四句“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描述的是士兵们在严寒中战斗的情景。霜冻浓重,而他们的军衣却单薄;大风呼啸,战争的号角声响彻夜空。
最后两句“将军功未厌,士卒不须生”表达了对将军英勇善战而又不过度求胜利的赞赏,以及对士兵们生命的珍视。尽管将军的功绩尚未满足,但对于士兵们来说,已无需再有牺牲。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艰苦与英雄,将军的英明以及对生命宝贵的态度。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
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
客舍同萧索,山程共苦辛。
未能逢伯乐,且可自相亲。
月华秋色雨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
兔濯素毛腾浩露,桂飘香实下飞轮。
光侵酒面寒无力,清入诗豪健有神。
坐客何须辞醉倒,相君应不惜车茵。
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
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
梁竦慵为吏,萧咸耻诣曹。
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
使君有书癖,记览浩无涯。
况此孤楼迥,端无外物哗。
横肱攲曲几,搔首落乌纱。
此趣人谁识,长吟窗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