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
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
客舍同萧索,山程共苦辛。
未能逢伯乐,且可自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对待其患病马匹的关怀之情。"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表达了主人对于马匹长期卧病不起的担忧和频繁探视的关切之情。"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则展示了主人虽然贫穷,但仍然对待病中的马匹以怜悯之心,给予它最好的照料。
接着两句"客舍同萧索,山程共苦辛"描绘了一种境遇相同的宿命感,人与马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旅途。最后"未能逢伯乐,且可自相亲"则表达了主人虽然无法像古代有名的大音乐家伯牙那样以琴会友,但在这共同的生活中,仍旧保持着一份对马匹的亲近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对待动物的仁慈态度,以及在困境中的不离不弃。这样的情操表现出了一种超越物我之间界限的人文关怀。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月华秋色雨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
兔濯素毛腾浩露,桂飘香实下飞轮。
光侵酒面寒无力,清入诗豪健有神。
坐客何须辞醉倒,相君应不惜车茵。
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
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
梁竦慵为吏,萧咸耻诣曹。
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
使君有书癖,记览浩无涯。
况此孤楼迥,端无外物哗。
横肱攲曲几,搔首落乌纱。
此趣人谁识,长吟窗日斜。
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
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
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