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

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

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

梁竦慵为吏,萧咸耻诣曹。

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有志之士热衷于功业,因时事而心情容易疲惫。
即使幼苗最终会长成坚毅的栝柏,杂草也会任由蓬蒿丛生。
梁竦懒得做官,萧咸以去往曹署为耻。
历经风霜考验,他们的品性终不会改变,未来必会像云中之鹤般高飞。

注释

志士:有志之人。
劳:劳累。
蘖:树苗。
栝柏:一种常绿乔木,象征坚韧。
荒蔓:荒芜的蔓藤。
蓬蒿:野草。
慵:懒散。
吏:官员。
耻:感到羞耻。
风霜:艰难困苦。
不变:坚守不变。
出云高:比喻地位显赫或志向远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书事》。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志存高远、不畏艰难的情怀,以及他对待官职态度的一种自我表白。

"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 表明诗人是一位有抱负的士人,对于事业充满热情,因而对于当前的时代环境和个人遭遇容易产生深刻的情感反响。这里所谓“功业”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理想追求或国家的大计,而“易劳”则说明诗人对这些事情的关注和付出是无比真挚的。

"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即使是在最为艰难和荒凉的环境中(“荒蔓”),他也像坚韧的栝柏一样,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梁竭慵为吏,萧咸耻诣曹" 这两句则是对自己从政态度的一种自嘲。诗人用“梁竭”和“萧咸”来形容自己在担任官职时的懒散和无能,这可能是出于一种谦虚或者是对现实政治生态的不满。

"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依然坚守自己信念不动摇的决心。即便是在“风霜”(比喻严酷的环境)的考验下,他也能够像高山之巅的云朵那样,超脱尘世,显示出自己的卓越与高洁。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志向、坚持和自嘲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但同时又不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官员形象。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书楼

使君有书癖,记览浩无涯。

况此孤楼迥,端无外物哗。

横肱攲曲几,搔首落乌纱。

此趣人谁识,长吟窗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云际亭

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

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

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五哀诗.马伏波

汉令班南海,蛮兵避郁林。

天涯柱分界,徼外贡输金。

坐失奸臣意,谁明报国心。

一棺忠勇骨,漂泊瘴烟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五哀诗.李牧

椎牛飨壮士,拔距养奇材。

虏帐方惊避,秦金已闇来。

旌旗移幕府,荆棘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