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的是春天即将逝去的夜晚,女子被杜鹃鸟的啼叫声所触动,内心感到无比的伤感和惆怅。"春暮"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季节转换的无奈与时光流逝的哀愁。"捉搦裙裾不住"形象地写出女子因情绪波动而无法静止的动作,"销魂"则直接表达了她被悲凉气氛所打动,心神恍惚。
"冷烛无言泪红"一句,以蜡烛的孤独和烛泪的红色,象征着女子内心的孤寂和情感的炽热。"红泪"再次强调了女子的泪水,暗示了她的悲伤无法自抑。最后两句"一夜棠妃无睡",将女子比喻为海棠花妃,形容她在这样的春暮之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女子对春光消逝的深深惋惜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