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草行将暮,登楼客思惊。
千家同霁色,一雁报寒声。
北望无乡信,东游滞客行。
今君佩铜墨,还有越乡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秋草即将凋零,暮色渐浓,主人公登上楼台,心中涌现出对远方思念之情。千家屋顶皆蒙上同一种阴霾的颜色,一只大雁飞过,传来了寒冷的声音。诗人北望,无从得知乡土的消息;东游时,又因客居而行走不便。最后两句提到现在你我相聚,你佩戴着铜墨(古代文人常用之物),依然保有对越地的乡愁。
诗中通过秋天萧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深情。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与细腻。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
何时飞杖锡,终日闭苍苔。
隔岭春犹在,无人燕亦来。
谁堪暝投处,空复一猿哀。
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
泉咽恐劳经陇底,山深不觉有秦人。
手栽松树苍苍老,身卧桃园寂寂春。
唯有胡麻当鸡黍,白云来往未嫌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