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后归隐田园的生活景象。诗人以英州别驾老昭陵为起点,通过对钱塘八代孙的提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两句,既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也透露出一种哀愍之情,似乎在感慨生命易逝,学业难成。
“羊公岘首行人泪,白傅龙门过客樽”两句,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引证,如同是借古人之口,抒写自己的离别之情和对酒宴场合的怀念。这里的“羊公”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他曾在岘山(今河南嵩县)为友人送行而泣;“白傅龙门过客樽”则是借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龙门渡口饮酒赏月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留恋。
最后,“盂饭寝园谁是主,凤亭霜露有鸡豚”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自己的园中,只需简单的盂饭即可度日,连园中的主人也已不再重要,而那凤亭之上,却仍有霜露和鸡豚的声音,这是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达到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