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元末明初时期的老农夫,他不同于寻常的困苦农民,有着独特的园艺爱好和生活态度。诗人称他为"斯时有此翁",意指在这个时世中,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并非依赖田亩谋生,而是热衷于种植各种奇异的蔬菜,尽管他的菜园规模不大,只有不到十弓的土地,但他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可见一斑。
老翁早晨在草阁中梳理着满头霜白的秋发,即使年迈,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春天里,他举杯畅饮,欣赏着夕阳映照下的美景,这份闲适与淡泊超脱了世俗的荣辱观念。诗人以樊迟向孔子请教农事的典故,表达出老翁与樊迟一样,将余生致力于简单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老圃堂主人的形象,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一位隐逸老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赞美了他的独立人格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