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带有哀伤色彩的边塞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开篇“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两句,以水的回旋比喻远行者的心绪总是牵挂着故土,通过“征人”这一角色,表达了边塞生活的孤独和艰苦。
接下来的“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感。诗人以极富有表现力的“泣多盈袖血”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悲痛,而“吟苦满头霜”则是对这种悲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吟咏来抒发内心的苦楚,以至于连头上的霜也被赋予了苦涩的色彩。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两句,诗人以宏大的地理景观描绘出一种边塞的辽阔和荒凉。这里的“楚国”、“衡门”都是古代的地名,而“连天浪”和“到海荒”,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时的无力感。
最后,“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生燕羽”意指长出能够像燕子一样自由翱翔的羽翼,而“时得近雕梁”则是说有时能接近那些精巧装饰的高楼,这里虽未能完全实现飞翔的梦想,但至少也有机会接近那种高度和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目前处境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中的悲壮与苍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由和美好的深切向往。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千金画阵图,自为弓剑苦。
杀尽田野人,将军犹爱武。
性命换他恩,功成谁作主。
凤皇楼上人,夜夜长歌舞。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况是飞鸣后,殊为喜庆多。
暑销嵩岳雨,凉吹洞庭波。
莫便闲吟去,须期接盛科。
湘东山水有清辉,袁水词人得意归。
几府争驰毛义檄,一乡看侍老莱衣。
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
想到宜阳更无事,并将欢庆奉庭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