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二首(其二)

习静长翻《般若经》,每依月观与风亭。

自从环佩无消息,檐马丁冬不忍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沉浸在佛学的宁静之中,每日翻阅《般若经》,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他常常在月光下和风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超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陪伴他的美好记忆似乎已如那远去的环佩,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如今,每当檐间的钟声响起,那清脆而悠长的声音,却让诗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与不舍。

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既空灵又略带忧伤的艺术氛围。《般若经》的习读,象征着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月光与风亭,则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外界和谐的象征。而“环佩无消息”则暗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最后,檐马丁冬的钟声,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成为了触动诗人情感的媒介,引发他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收录诗词(3)

蒋延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山亭

万顷澄光倚翠屏,矶头缥缈峙孤亭。

窗收吴楚千帆白,座揖金焦两点青。

高岸浪交遥似没,危崖木落倒堪听。

扁舟待渡依江浒,疑有鱼龙积气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暨阳怀古

此地勾吴战垒开,尚馀重镇楚江隈。

城边斥堠连天远,海上鱼龙卷浪来。

黄歇冢荒迷蔓草,延陵碑古蚀苍苔。

西风入夜鸣哀角,并和砧声彻晓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寒日登宝积山与客谈宋南渡事怀古有作

愁云万叠锁层峰,石径犹疑战马踪。

南渡衣冠惭小国,北人臣妾视高宗。

金缯不惜抛流水,社稷何曾复故封。

登眺枉为韩岳恨,夕阳寒寺一声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芳乐苑故址

王气江东势渐倾,纷纷土木壮台城。

苑从赵鬼歌中起,花向潘妃步底生。

蔓草久依驰道长,清尘无复属车行。

山僧莫更谈遗址,落日秋风只雁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