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题述怀

大道真风早晚还,妖讹成俗污乾坤。

宣尼既没苏张起,凤鸟不来鸡雀喧。

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复访兰荪。

尧廷忘却徵元凯,天阙重关十二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寓题述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古和对当世不满的诗。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鉴赏。

首先,“大道真风早晚还”一句,通过“大道”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与纯洁之风的渴望,以及这种美好事物在世间早已不再的感慨。“妖讹成俗污乾坤”则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是非正义的东西充斥着世界。

接下来的“宣尼既没苏张起”一句,是在追忆古代圣贤如孔子(宣尼)和苏秦、张仪等人的智慧与功绩。这里的“既没”,意味着这些人物已经不复存在,而“苏张起”,则是希望能够出现像他们那样的伟人来改变现状。

“凤鸟不来鸡雀喧”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世缺乏高尚品格之人的哀叹。古代传说中,凤鸟乃是吉祥、高贵的象征,而鸡雀则代表了平凡与喧哗,这里通过对比,描绘出当今之世缺少真才实学之人,只剩下喧嚣而无真正贤能。

“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复访兰荪”这两句,诗人借用了古代养马与采药的典故,表达了对人才难寻的感慨。其中,“刍少可能供骥子”,意指好的饲料稀缺,无法供养那些有才能的人;“草多谁复访兰荪”,则是在问谁还会去寻找像兰和荪那样珍贵而又不易见的良药,即比喻为难以找到真正的贤才。

最后,“尧廷忘却徵元凯,天阙重关十二门”一句中,诗人通过对古代圣君尧舜时代的追忆,以及“徵元凯”的提及,表达了对于过去盛世的怀念和对当今之世的失望。这里,“天阙重关十二门”,象征着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艰难且多阻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古典文化的引用,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才辈出的迫切期待。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云本国人写得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家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因而有赠

折桂何年下月中,闽山来问我雕虫。

肯销金翠书屏上,谁把刍荛过日东。

郯子昔时遭孔圣,繇余往代讽秦宫。

嗟嗟大国金门士,几个人能振素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温陵即事

早年师友教为文,卖却鱼舟网典坟。

国有安危期日谏,家无担石暂从军。

非才岂合攀丹桂,多病犹堪伴白云。

争得千钟季孙粟,沧洲归与故人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温陵残腊书怀寄崔尚书

济川无楫拟何为,三杰还从汉祖推。

心学庭槐空发火,鬓同门柳即垂丝。

中兴未遇先怀策,除夜相催也课诗。

江上年年接君子,一杯春酒一枰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灵隐天竺二寺

丹井冷泉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

石和云雾莲华气,月过楼台桂子清。

腾踏回桥巡像设,罗穿曲洞出龙成。

更怜童子呼猿去,飒飒萧萧下树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