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罢父之山洱水源,首尾峡束中渊浑。

刬地横开大理国,挟风酿雪天阴昏。

波光渺渺破古镜,寒涛日齧苍山根。

特留隙地辟城郭,一览已尽百里宽。

四洲三岛在何所,稍见数点青鸦翻。

长路漫漫绕海角,孤烟一抹销人魂。

朝看帆来暮帆去,风如潮信无移痕。

五湖欲往计未果,思与水仙相对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铭道的《洱海》描绘了洱海壮丽而神秘的景象。诗中首先描述洱海源头的山峦和清澈的水,接着写到洱海的广阔,如同大理国的横贯天地,夹带着风力,酝酿着雪景,天色显得阴沉。洱海波光粼粼,仿佛打破古老的镜子,浪涛侵蚀着苍山,显示出其自然的力量。

诗人特意提及洱海留出的开阔地,建起了城郭,从这里可以远眺百里,视野极为辽阔。接下来,他遥望四方,只见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几只青鸦翻飞,增添了寂寥之感。洱海周边的道路漫长,尽头消失在海角,孤独的炊烟勾起人的思绪。海上的船只昼夜交替,像潮汐般规律,没有留下痕迹。

诗人未能实现前往五湖的愿望,只能与水仙神灵进行想象中的对话,表达了对洱海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探索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洱海的自然景观,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清幽而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25)

吴铭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慈寺饭

潜流略彴塞枯查,一径寒空远更斜。

树底泉声松子路,烟中人语梵王家。

因过竹院思留偈,未到钟时呼煮茶。

细雨霏微山下去,万针衣罥刺桐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四月十五夜见点苍山云绵互如练与月色相丽数十里不断光景奇绝

好山既殊绝,复此山月升。

月高已到地,举头见崚嶒。

白云展素练,如雪还如缯。

其气欲碍月,究竟力不胜。

谓山得静体,清竫无摧崩。

谓云了无物,生灭时相仍。

可灭自不灭,静者动所凭。

相忘更相待,璧月悬宵镫。

夜定万窍寂,所见得未曾。

欲发广长舌,妙理吾何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净慈寺

寺门见南山,入寺复了了。

爱此尘外栖,可息尘中扰。

烟云护钟磬,何以答窈窕。

幽谷泉味殊,接筒香积绕。

落叶不到地,风吹过林杪。

前峰卧夕阳,西望若初晓。

兹境故清绝,人犹存见少。

苍岩竦高处,倚槛放远眺。

湖光近拍檐,霜冷尚瀰渺。

低徊不能去,吾将逃物表。

形式: 古风

游岘山

前年渡汉水,已堕岘山泪。

今年登峿台,独倚洼樽醉。

复此吴兴游,忽动楚泽思。

自从有此山,游饮谁不至。

遐哉贤达流,望古仅一二。

抱此山水衷,慷慨发长喟。

嗜好既殊俗,悲伤匪无意。

遥遥千载人,唾地到吾辈。

岭云颇欲雪,野梅疏更细。

渌水碧摇天,磐陀小可憩。

当为十日谋,有酒身无事。

形式: 古风